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预习设计】
一、认知前提:秦朝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实行了怎样的政策来加强期统治?
二新知认知: (一)整体感知:通过浏览课本62-65页内容,初步了解本节课讲述了哪些内容?并写在下面。
(二)局部揣摩: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从整体上对本节课有所认识。
预习任务一:详细阅读课本62-63页,了解秦朝的暴政。 暴政的表现:(1)繁重的 ;(2)沉重的 ;(3)残酷的 。(秦二世更加残暴)
(记住:秦朝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预习任务二:详细阅读课本63-64页,掌握秦朝末年的农民战争及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1、第一阶段:由陈胜、吴广领导
(1)时间: (2)政权:在 称王,建立政权 (3)结果:起义失败
(4)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 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 。
2、第二阶段:由项羽、刘邦领导
(1)战役:时间 ,名称 ,以少胜多,项羽大败秦军。
(2)战役结果:秦朝灭亡
3、西汉建立: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刘邦就是 。 【课堂设计】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这场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淹没了道路,雨刚停歇,就有许多人聚集在大泽乡的山坡上,因为这场雨延误了他们去渔阳守边的行期,按秦法规定,误期当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历史。
二、交流展示:
1、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导入框的文字和图片。(媒体显示图片) 学生思考: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自然会想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 2、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话题: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小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收集归纳整理。(媒体显示)
秦的暴政表现在:徭役和赋税很重,刑法残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举例说明)不仅如此,宦官赵高掌权,政治变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3、学生自主思索:
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人民会怎么样?最初点燃战争的“导火线”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媒体显示)
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组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小组讨论,按“时间、地点、领导人、经过、结果”可以自行拟订一个表格,在书中找出这些内容。然后小组交流,理请线索。
5、学生自主思考: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失败了,秦末农民战争就此结束了吗?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知道,不仅没有结束,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在这之后,是谁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框“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6、合作探究:
学生首先自主学习,然后讨论搜集那个时期的成语故事。 注:最熟悉的是“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霸王别姬”等,通过这些成语故事,把同学们带入那个时期的历史故事中去。 ①同学们细说“破釜沉舟”。从而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中,是项羽大败秦军主力,项羽因此英名远扬,成为各路起义军中公认的领袖。 ②同学们细读P59小字“楚汉之争”。细说“约法三章”成语故事。知道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③引导探究分析“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者为什么是刘邦?并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新的朝代西汉,定都长安。
三、拓展提升:(教师寄语:通过讨论增长自己的见识!相信自己!)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某同学这样写到:“公元前207年,九百多个贫苦农民,被征发到咸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巨鹿,遇上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法律,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的小队长陈胜、吴广,设计杀死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起义。秦末农民战争爆发了。”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同学写的对吗?如有错误,请在错误处划线并改正。
(2)如果陈胜、吴广在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处理:①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自己独立思考写出答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②由某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教师点评答案。
③总结出做题方法:依据材料分析问题,审准题意,回顾教材联系相关知识点,概括答案。
四、系统总结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公元前209年淮北的这场大雨,浇醒了一个民族,加快了秦王朝灭亡的脚步。从此,中国历史又开始了新的一页。学习这课后告诉我们与民为敌必覆灭的道理。楚汉之争又告诉我们民心的向背,决定了事业的成败。这两场战争都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宰者。从而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板书设计】
【达标检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每小题1分,合计10分) 1.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焚书坑儒
C、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 D、戍卒路途遇雨,误期当斩
3.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地点是在( )
A、渔阳 B、荥阳 C、大泽乡 D、陈 4.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起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A、首先提出平均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人起来推翻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5.从修骊山墓、长城可以看出,秦朝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在( )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刑法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 B、秦朝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D、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7.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秦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秦朝刑法严酷
C、当时的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