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浅析

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浅析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也得以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城市?道交通行业。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人们研发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即CBTC系统。本文通过介绍网新CBTC系统及泰雷兹CBTC系统的构架,并在两套系统的对比中,对网新CBTC系统及泰雷兹CBTC系统的异同点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 CBTC;闭塞;车地通信;自动控制 1.背景

我国大多数普速铁路的闭塞方式是固定闭塞,而移动闭塞更多地应用于高铁、地铁和轻轨。随着通信技术的应用,采用开放空间无线方式是车地通信的发展方向。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常用的信号系统为两大类: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两者都是基于传统的电气集中联锁控制技术发展而成,区别在于后者在外部传输媒介上采用的是无线通信技术。

CBTC系统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方式的发展,信号的概念已经改变: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检测,从轨旁设备控制到

列车自我控制,车地通信具备了思考和对话的能力。 2.概念

信号系统的列控方式有两种: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方式和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方式。前者是传统的信号系统,后者是基于前者衍生的CBTC系统。它们的区别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后者是无线传输。

CBTC系统的定义:一个连续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它利用高分辨率的列车位置确定方式,不依赖于轨道电路;高容量的车地双向数据通信;以及能够实现“故障―安全”功能的车载和轨旁处理器。 3. CBTC系统构架

基于CBTC移动闭塞的ATC系统,具备ATP防护、ATO驾驶和后备模式的点式ATP防护功能。它主要的子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MAU+PMI)、接口继电器、计轴ACE、ATS子系统、ATP子系统、ATO子系统、车载控制器以及连接各子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 (DCS)。 3.1 区域控制器(MAU+PMI)

区域控制器-MAU,是冗余校验的三取二配置,具备“故障―安全”的功能,每个联锁区域设一套MAU。它实现与所控区域内所有列车的安全信息交互,同时向所辖区域内每辆列车发布移动授权LMA,并实现对屏蔽门(PSD)的监督与控制。

区域控制器-PMI,是冗余校验的2x2oo2配置,也具备“故障―安全”的功能,每个联锁区域设一套PMI。它实现与所控区域内除屏蔽门(PSD)外的所有联锁控制,并监督屏蔽门(PSD)状态。

3.2接口继电器和计轴ACE

接口继电器用于区域控制器(MAU+PMI)与现场设备的接口,如:信号机、道岔、紧急停车按钮、屏蔽门等。计轴ACE用于检测区段的占用、出清和受扰。 3.3 ATS子系统

ATS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监督和控制,辅助调度人员对全线列车进行管理,其功能包括:调度区段内列车运行情况的集中监视与控制,监测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设备的工作,按行车计划自动控制道旁信号设备以接发列车,列车运行实迹的自动记录,时刻表自动生成、显示、修改和优化,运行数据统计及报表自动生成,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状态及调度员操作记录,运输计划管理等,还具有列车车次号自动传递等功能。

ATS子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设备和ATS车站、车辆段分机。控制中心ATS设备有中心计算机系统、工作站、显示屏、绘图仪、打印机、UPS等。每个控制站设一台ATS分机,用于采集车站设备的信息和传送控制命令,并实现车站进路自动控制功能。车辆段ATS分机用于采集车辆段内库线的列车占

用情况及进/出车辆段的列车信号机的状态。它采用的是“集中后备”的结构,其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3.4 ATP子系统

ATP子系统的功能是对列车运行进行超速防护,对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实行监控,实现列车位置检测,保证列车间的安全间隔,保证列车在安全速度下运行,完成信号显示、故障报警、降级提示、列车参数和线路参数的输人,与ATS、ATO及车辆系统接口并进行信息交换。

ATP子系统不断将从地面获得的前行列车位置信息、线路信息、前方目标点的距离和允许速度信息等通过轨道电路等传至车上,由车载设备计算得到当前所允许的速度,或由行车指挥中心计算出目标速度传至车上,由车载设备测得实际运行速度,依此来对列车速度实行监督,使之始终在安全速度下运行,以缩短列车运行间隔,保证行车安全。 采用轨道电路传送ATP信息时,ATP子系统由设于控制站的轨旁单元、设于线路上各轨道电路分界点的调谐单元和车载ATP设备组成,并包括与ATS、ATO、联锁设备的接口设备。

3.5. ATO子系统

ATO子系统主要用实现“地对车控制”,即用地面信息实现对列车驱动、制动的控制,包括列车自动折返,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使列车按最佳工况正点、安全、平稳地运行,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