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13 教材基础实验
[名校模拟题组]
1.(原创)关于“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根枝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使用清水的对照组中,枝条不会生根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也可用单位时间根的长度作为观测指标 D.生长素类似物2,4-D在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 答案 B
解析 由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存在,因此使用清水的对照组中,枝条会生根,B错误。 2.(2018·“七彩阳光”联盟)下列有关“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16种
B.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将“雌1”(Y 10张、y 10张)、“雌2”(R 10张、r 10张)两个信封里的卡片放到一起,每次抽取其中两张
C.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在“雌1”中放入卡片Y和y各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Y和y各20张,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D.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都放入2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 答案 B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使细胞分散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鸡肝匀浆作为实验材料 C.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D.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先加CuSO4溶液,再滴加几滴NaOH溶液 答案 C
4.(2017·宁波十校期末)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方,因为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小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看到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调查人类色盲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D.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 答案 D
解析 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
1
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越快,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其扩散速度最快,A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可能看到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B错误;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总个体数÷标志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进而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高,D正确。 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表明了植物具有向光性 B.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反应过程 C.肺炎双球菌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B
解析 温特实验表明了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反应过程;肺炎双球菌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于未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因此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6.(原创)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材料数量不限)搭建实验中,最终10个小组的学生顺利的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可能在于( ) A.碱基序列不同
B.1个磷酸可能与2个脱氧核糖相连接 C.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不同 D.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答案 A
7.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数共有( )
①花生种子中油脂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②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红黄色 ③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④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