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会:恰好,遇上 几:几乎 岂:难道 惟:只 2、A
3、(1)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2)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
4、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二十刘羽冲(是一个字)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是一个字)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会有土寇( ) (2)几为所擒( ) ..
(3)古人岂欺我哉惟( )(4)惟此六字( )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类的一项:( ) A、自练乡兵与之角 B、前人之述备矣。 ..C、益慕圣贤之道 D、祗辱于奴隶之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2)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4、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1、(1)听,听从 (2)再 (3)用车拉,用车接
2、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 3、孝敬老人,聪明懂事。
4、要点:要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人,做事要讲究方法。 二十一 寺人披见文公
吕甥、卻芮畏逼,将焚公宫
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已丑晦,公宫火。瑕甥、卻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11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句读。
其 后 余 从 狄 君 以 田 渭 滨 女 为 惠 公 来 求 杀 余 命 女 三 宿 女中 宿 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吕甥、卻芮畏逼( ) (2)除君之恶(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公使让之,且辞焉。
(2)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4.试分析文中晋文公的形象。
1、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2、(1)迫害 (2)憎恶
3、(1)晋文公派人责备他,并且拒绝接见。 (2)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
4、晋文公具有从谏如流的宽阔胸襟和有计谋、有政治眼光的政治家形象。 二十二 孙亮食生梅
孙亮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处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生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向求,实不敢与( ) (2)此易知耳( ) ..
(3)取蜜渍梅( ) (4)黄门不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门尝私从汝处求蜜耶?
(2)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3、说说孙亮判断老鼠屎是黄门放进去的依据是什么。
4、联系全文,你看出黄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1)以前 (2)容易 (3)浸、蘸 (4)认罪
2、(1)黄门曾经私下的问你要过蜂蜜吗?(2)太监磕头认罪,左右大臣都大为惊讶。 3、孙亮是根据剖开的老鼠屎外湿内干判断鼠屎是黄门刚放进去的。
12
4、黄门曾经私下向藏吏索要蜜而藏吏未给,所以他怀恨在心,企图报复陷害。 二十三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草木际天( ) ②隐然如大环(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2)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3、找出描写鹤飞姿态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人们常常把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比作“闲云野鹤”,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古代诗文中写鹤的诗句比较多,请你写出一句并注明作者。
1、①交接②隐隐约约的样子
2、①山人养了两只鹤,非常驯服,有善于飞翔。②当刮风下雨,天色或明或暗的时候,俯视仰视,山间的景色瞬息万变。
3、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4、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二十四 醉猩著屐
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兼获,辄无遗者。 1、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份。
又爱著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里人织草为屐( ) (2)奴欲张我(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1) 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
(2) 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呢?
1、(猩猩)又爱著屐。 2、(1)鞋子 (2)捕捉
3、(1)村庄的人用酒和酒糟放在路旁边。(2)到喝醉,于是就拿草鞋来穿上,(便)被人抓住。 4、面对诱惑,要能够不动心,抵制住诱惑。 二十五 幼须早教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精神专利( ) (2)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3、本段选文的中心句是 4、文中说魏武“老而弥笃”。请从他的诗中写出连续的两句表现这种情志的句子。 1、(1)饱满犀利 (2)明白
2、魏 武、袁遗,老了还是学习,他们都是从小学到老都不知疲倦的人。
3、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或幼须早教,勿失机也。失于盛年,犹当晚学)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十六 高渐离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於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
14
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秦并天下( ) (2)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2)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
3、读完全文,你如何看待高渐离行刺秦始皇这件事?
1、(1)吞并 (2)眼泪
2、(1)高渐离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
(1) 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薰瞎了他的眼睛。
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皆可。示例(1)高渐离忍辱负重,不畏强暴,为了反抗秦始皇的暴政勇于献出生命,其精神值得歌颂。示例(2)高渐离的行为是以暴抗暴,如果得逞,将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统一,在客观上阻碍历史发展,不值得肯定。 二十七 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赐失之矣( ) (2)则不复赎人矣( ) ..
2、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鲁人为臣妾于诸侯 B.取金于府
C.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D.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
(2)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4、孔子认为子贡不应该谢绝奖赏的理由是什么?
1、(1)犯过失 (2)就 2、B
3、(1)子贡从诸侯国那里赎回了鲁人并且没有依鲁国的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
(2) 道德高尚的人行为,可以改变风俗习惯,从而影响到百姓。 4、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