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习题

1 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常见发生部位是 。

2 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常见部位是 和 ;而B型则为 。 3 溃疡病底部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四层:⑴ ⑵ ⑶ ⑷ 。 4 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为 、 、 和 。

5 各型病毒性肝炎中,临床最常见类型是 ,最严重的类型是 ,最 易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变的是 ,易转化为坏死后性肝硬变的是 ,最 易出现肝性脑病与出血的是 。

6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变是 、 和 ,根据病变不同一般分为 型胰腺炎和 型胰腺炎。

7 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有 、 、 和 。

8 结节性肝硬变时,侧支循环形成的主要表现为 、 和 。 9肝前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 和 。

判 断 题

1 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孔。( ) 2 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癌变。( )

3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易发生穿孔,为急性阑尾炎中最严重的一型。( ) 4慢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变是阑尾壁发生纤维化与慢性炎细胞浸润。( ) 5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肠道感染,其它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主要为血源性。( ) 6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病变是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 ) 7 病毒性肝炎时的肝细胞变性以肝细胞水肿(肿胀)为主。( )

8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细胞坏死主要为碎片状坏死与桥接坏死。( ) 9 我国肝硬变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酒精中毒。( ) 10 门脉性肝硬变时,肝脏表面的结节一般为1~2cm。( ) 11 病毒性肝炎时,患者常出现大便颜色变浅。( )

12 病毒性肝炎时,一般尿中尿胆素原减少,尿胆红素阳性。( )

名 词 解 释

假小叶 黄疸 核黄疸 肝肾综合征 桥接坏死 嗜酸性小体 气球样变

问 答 题

1 简述胃溃疡的主要病理变化。

2 简述阑尾炎常见类型及各型阑尾的主要病变。

3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病理临床类型?它们各自的病变特点如何? 4 结节性肝硬变的常见原因及病理变化如何?

5结节性肝硬变时,机体出现门脉高压症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有哪些? 泌尿系统疾病

单 项 选 择 题

1 下列哪项不是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机制?

A 链球菌感染,直接损伤肾小球 B 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C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 D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形成 2 在肾小球肾炎形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部位一般不包括 A 肾小球系膜内 B 血管球的内皮与基膜之间 C 基膜与足细胞裂孔膜之间 D 足细胞裂孔膜 3 下列关于肾小球肾炎的论述中,不恰当的是:

A 为肾脏变态反应性疾病 B 大多与生物病原体感染有关 C 病变弥漫累及双侧肾的肾小球

D 临床上常出现尿量变化、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等 4 急性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 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球体积增大

B 肾小球系膜与肾小囊内有红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D 肾间质常出现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5 下列关于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

B 电镜观察,基底膜与肾小囊脏层上皮之间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C 肾小囊壁上皮细胞增生肿胀 D 肾间质充血、水肿

6 下列哪项不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A 少尿、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B 水肿 C 高血压 D 氮质血症与尿毒症

7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A 钠、水潴留 B 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强

C 肾内舒血管物质产生减少 D 儿茶酚胺生成增多 8 急性肾炎时肾小管的主要病变是

A 肾小管上皮发生脂肪变性 B 玻璃样变 C 细胞水肿 D 坏死 9 急性肾炎时肾脏体积增大的主要机制为 A 肾间质充血 B 肾间质炎细胞浸润

C 肾间质水肿 D 肾小球体积增大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10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 B 系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C 肾小球系膜硬化 D 电镜下观察,系膜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11 下列关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恰当的是 A 多见于青少年 B 临床可出现肾病综合征

C 可出现血尿 D 少数严重病例可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2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 B 肾小球纤维化与玻璃样变 C 肾小管萎缩

D 电镜下观察,内皮与基底膜之间或基底膜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13 关于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恰当的是

A 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并产生大量基质 B 早期有轻度蛋白尿与血尿 C 可有肾病综合征伴高度选择性蛋白尿

D 晚期可有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

14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小球系膜明显增生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显著增厚

D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上皮的基膜增厚

15 镜下,用银染色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有许多向外的钉状突起,状如梳 齿,见于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16 肾病综合征时出现高脂血症的主要机制是

A 从外界摄入胆固醇过多 B 体内脂类物质合成过多 C 体内血脂消耗减少 D 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 17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的病变特征是

A 肾小球细胞数增多、体积增大 B 大量新月体与环形体形成 C 肾小球纤维化与玻璃样变 D 肾小管上皮发生变性、坏死 18 下列哪项不是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 A 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肿胀 B可有系膜轻度增生,基底膜轻度增厚

C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肾小管腔内有透明管型 D 电镜下,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 19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大部分肾小球发生纤维化与玻璃样变,其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 B 相对正常的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 C 肾间质发生纤维组织增生 D 肾间质内有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 20 多尿、夜尿、低比重尿常见于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D 弥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21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A 尿液的特点为少尿、血尿、蛋白与管型尿 B 高血压 C 氮质血症 D 贫血 22 颗粒性固缩肾常见于

A 急性肾炎 B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 弥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D 弥慢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23 引起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 B 变形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24 肾盂肾炎属于

A 变质性炎 B 化脓性炎 C 出血性炎 D 增生性炎

25 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一般不包括 A 肾盂粘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B 肾间质有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 肾间质内可有脓肿形成

D 肾小球充血、系膜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6 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不恰当的是

A 腰痛与肾区叩击痛 B 菌尿、脓尿、蛋白尿、血尿

C 发热、寒颤、血中白细胞增多 D 高血压与氮质血症 27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肾组织活动性炎症与修复、纤维化及瘢痕形成

B 肾小球纤维化与玻璃样变 C 肾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D 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28 慢性肾盂肾炎早期临床最主要表现是

A 多尿、夜尿 B 高血压 C 贫血 D 氮质血症

29 肾小管萎缩、消失,肾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球发生纤维化与玻璃 样变常见于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D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队肾炎 E 慢性肾盂肾炎

30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

A 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B 高血压 C 氮质血症 D 贫血 E 肾病综合征

31 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论述正确的有

A 为肾盂粘膜与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B 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C 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血源性感染 D 患者常有膀胱刺激征 E 常有脓尿、菌尿、血尿、管型尿等 32 慢性肾盂肾炎的形态学变化有

A 肾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外形不规则 B 肾盂、肾盏变形,粘膜增厚粗糙

C 肾小球可发生纤维化与玻璃样变 D 肾小管发生萎缩、消失 E 肾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浆细胞浸润 填 空 题

1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类型有 、 、 、 、 和 。 2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 性炎症。

3 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尿、 尿、 尿、 尿、 和 。

4 急性肾炎时,肾小球内发生增生与肿胀的两种细胞是 和 。 5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特征是有 和 形成。

6 大红肾见于 肾炎;大白肾见于 肾炎;颗粒性固缩见于 肾炎。 7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 、 、 和 。

8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主要病变是 和 。 9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尿液的变化、 、 和 。

10 肾盂肾炎是发生于 和 的 性炎症。

11 引起肾盂肾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肾盂肾炎的主要感染途径为 和 。

12 血源性感染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时,化脓性病变首先累及肾皮质的 或 的周围肾间质。

13 慢性肾盂肾炎的镜下病变以 和 为最明显。 判 断 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