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 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 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10分)

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学习、研究传统文化。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2.(2分)在学校开展的“寻访身边的民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某个山村发现了一座财神庙。庙门处有一副对联,但有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了缺失的字,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上联:通四海之____源,普占吉庆; 下联:赐____以福泽,永获盈丰。 A.水 百姓 B.财 万民 C.金 江河 D.福 大地 3.(2分)下列句子后面括号内所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四季的雨给大地带来的滋润。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细亮、细长。

C.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句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冬天捕鸟的情景。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个比喻说的是雪花飞扬时的轻盈优美。

4.(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5.(2分)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韩麦尔、奧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D.《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

二、诗歌鉴赏(4分)

6.(4分)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

(2)这首诗运用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4)“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再加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是不是说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5)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

第2页,总10页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7.(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作者范仲淹是 (朝代)文学家。

(2)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 B.东临碣石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临溪而渔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

(4)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境界?

(5)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 下联:

四、默写(8分) 8.(8分)默写。

(1) ,凭轩涕泗流。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山舞银蛇, 。

(4)八百里分麾下炙, 。

(5)《黄鹤楼》中以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的一句是: , 。 (6)《使至塞上》中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的一句是: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