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案例总结ERP教训
时间:2010-04-29 来自:会计网 编辑:尛菁
ERP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的。ERP系统是对企业内部生产制造、工程技术、质量控制、财务、市场营销、服务维护、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等子系统的全面集成。鉴于ERP系统的思想、方法和所涉及的管理范围,企业上马ERP系统是大势所趋、成功实施ERP是众望所归。但企业在真正实施ERP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很快就能达到理想目标的。有些企业在ERP方面进行了巨额的软硬件投资及人力投资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管理效益,陷入了一种不断投入却无法得到合理产出的投资漩涡。
下面,我们通过业界公知的ERP失败典型案例来剖析总结ERP失败的可能原因:
案例一: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实施后存在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n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
案例二:哈药案例。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k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旌服务的“总包头”。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案例三:许继项目被迫暂停。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本完成了产品的知识转移。另外,在培养许继自己的二次开发队伍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或许许继会成为国内成功实施ERP企业的典范。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1998年8月份,许继内部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机构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变了,而当时所用的ERP软件流程却已经定死了。于是许继与syIllix公司友好协商,项目暂停,虽然已经运行了5个月,但是继续运行显然已经失去了意义。symix的ERP现在只是在许继一些分公司的某一些功能上还在运行。
案例四:美国最大垃圾运输厂商Waste Management一纸诉状将全球知名的管理软件厂商德国SAP公司送上法庭。Wate Management公司花费了1亿美元安装的电脑系统理应发挥省钱的功效,但结果却是一次“彻底的失败”。Waste Management发言人Lynn Brown表示,公司已经控告出售这套系统的德国商用软件商SAP,要求退还所有相关费用,外加惩罚性赔偿。
2007年第四季净收益为3.09亿美元的Waste Management,尚未决定是否要为公司对这套系统的相关投资求偿。Brown在回信中表示:那要看SAP对这件官司的回应。我们必须评估他们的反应。SAP发言人Andy Kendzie拒绝评论此案。
SAP卖给Waste Management的电脑软件,应该是专门针对美国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所设
计的产品,可帮助他们运送垃圾和处理资源回收,不需进一步的客制。根据美国SAP在2005年12月的新闻稿,这些软件处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