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单、复句使用
1、按顺序:
先找句子主干主、谓、宾,后划枝叶定、状、补。 2、提问法:
(1)主语(陈述对象) 谓语(陈述) 谁 怎么样?做什么? 什么? 是什么? (2)(支配) 宾语(谁?什么?) 谓语
(补充) 补语(多少?多久?怎么样?) (3)修饰主语、宾语的是定语(的);
修饰谓语的是状语(地)或补语(得)。 3、找规律:
句子各成分的语法意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各成分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
[ ],( ) ==== [ ]____ < > ( ) ~~~~~
【提示】牢记句子成分的万能公式,分析句子将变得轻而易举。
例:(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鼓舞 着我们。(偏正短语充当主语)
例:我 相信,任长霞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恶势力坚决斗争的勇气。(复句充当宾语)
二、单、复句辨析 1、看标点。倘若句子从头至尾只在句后有一个标点(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句子一定是单句;有些句子,标点不止两个,但仍可能是单句。
【注意】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单句)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复句)
2、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如: 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
6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单、复句使用
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 3、抓主干法:
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4、看关联词: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但只要结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三、复句类型判断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
并列复句( “不是……而是……”,“是……不是……”),选择复句( “不
7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单、复句使用
是……就是……”)。 辨别这两种复句:
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 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意思是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2)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因果复句(“既然……就……”),并列复句(“既……又……”)。 辨清方法有二:
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而并列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
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3)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
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 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如“假如”、“假若”、“若是”、“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只有”意思相近(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复句。 第二,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四、多重复句划分
1、概念:一个复句里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并且在结构意义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叫多重复句。“重”就是指的“层次”。 2、划分步骤:
(1)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注意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 (2)先用单竖线把第一层次的分句隔开,标明关系.
(3)用双竖线把第二层次的分句隔开,写明关系。如剩下的还可以分出层次,就标上三条竖线,写明关系。逐层分析,一直分析到都是单个分句为止。 例1:
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 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 那么, 并列 假设 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 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 条件 并列
8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单、复句使用
途的。
【注意】(1)要判断每个分句是否已经是单句;
(2)要注意“承前省”和“承后省”。
例2:
①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 ②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 递进 同的变化,||| ③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 ④形 因果 因果 成许许多多方言。
【注意】(1)关联词语较少时,要联系上下文逻辑来判断;
(2)要注意一个分句所辐射到的范围。
3、方法总结:
(1)确定分句的数目,明确分句之间的界限,在确定分句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停顿的不一定是分句,单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句首状语的后面有时也有停顿。
(2)关联词语是复句中重要的语法标志。分析多层复句时,关联词语有助于理清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若分句间没有关联词语,可用试补检查法,补上关联词语,看其逻辑关系是否同上下分句吻合)
(3)熟悉复句八种类型是基础;把握复句主要意思,全力找准第一层是关键。
(4)划分其余层次。划分好第一个层次后,再分析前后两个部分的结构关系,看它们是不是还可以分析出分句形式来。如果不是一个分句,还要重复以前的步骤,划分出第二层次。在第二层次的结合处用双竖线切分开,并注明结构关系。这样一直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组成部分都是最小单句形式的分句为止。 五、拓展延伸 1、现代文阅读
【例】03上海卷第8题
【原文】: 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
9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单、复句使用
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题目】: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4分) 【分析】:
(1)寻找发问的共同点。
①两句都是转折关系的复句。转折关系的复句的重点在后一分句。 ②两句都是先说一般人(大多数人),再涉及到“您”。 ③两句内容都是前后相对:浪漫——现实;快乐——磨难; (2)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整合出记者的意图。 答案: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2、材料作文分析 【材料】:①伟大的企业家李嘉诚,尽管获得无数殊荣,他依然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人,一个市民和一个商人。②同时,他还尽一切可能来报效社会,几十年来向社会各界捐款38亿港元。③用他的话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金钱和权力,而置人类高尚情操于不顾的话,那么一切进步及财富创造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分析】:(1)①②句之间为并列关系;(2)③句是对②的解释,并列于①句;
(3)根据“并列”关系,抓出两个关键点:平常人、报效社会。
(4)根据两个关键点,看出两个方面:对名——平常人;对利——报效社会。
(5)推出两个方面的品质:平常人——谦逊;报效社会——感恩。 (6)把两个方面的品质概括为一个词——伟大。
三.练习篇
1、划分下列单句的成分。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3)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4)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5)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人类的出现。 (6)今年冬天的气候比去年暖和多了。
(7)电子蛙眼可以像真蛙眼一样,从出示给它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识别出类似苍蝇等昆虫形状的物体。
(8)厄泰尔普太太见维克多慢腾腾地扣着裤子纽扣,从店后间里踱出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