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

l1(0)2?1?2?1?102?0.371?1.0 ehe1400i1400?ih0h0?ei?51mm 得到:ei?37mm

600?20,取ea?20mm 所以 又ea?30e0?ei?ea?37?20?17mm

??1?1M?Ne0?3100?17?10?3?52.7kN.m?85kN.m 不安全。

第八章 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简述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 轴心受拉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构件破坏,受力过程可分为三个受力阶段。从开始加载到混凝土开裂前为第Ⅰ阶段;从混凝土开裂后到受拉钢筋即将屈服为第Ⅱ阶段;从受拉钢筋开始屈服到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为第Ⅲ阶段。在第Ⅲ阶段,混凝土裂缝开展很大,可以认为构件达到了破坏状态,此时构件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 偏心受压构件分为大偏心破坏和小偏心破坏。 2、简述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发生条件。

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条件是:当轴向拉力作用在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外

时 是大偏拉构件;当纵向拉力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内时是小偏拉构件。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和变形计算

1、抗弯刚度

构件在受弯情况下的刚度。 2、最小刚度原则

在同一符号弯矩范围内,按最小刚度,即取弯矩最大界面处的刚度作为各截面的刚度。 3、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是裂缝之间钢筋的平均应变与裂缝截面钢筋应变之比,它反映了裂缝间混凝土受拉对纵向钢筋应变的影响程度。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与计算原则

1、预应力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通过钢筋施加预应力,来弥补混凝土抗拉能力。 2、简述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通常通过张拉构件内的钢筋实现的,基本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3、张拉控制应力

指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上压力表所控制的总的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面积得出的应力值

4、各项预应力损失及其减小方法。

1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1,减少?l1的措施:先张法尽可能

采用长线台座张拉;尽量减少所用垫板的数量 2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2

减少?l2的措施:进行超张拉(P161);采用两端张拉。

3 砼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温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3

减小?l3的措施:采用“两阶段升温养护体制”(P163);采用钢模生产先张法构件。 4 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4,采用超张拉工艺(或采用低松弛钢筋)

5 砼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5。减少?l5的措施:可采取减小砼收缩、徐变的

各种措施

6 环形构件采用螺旋预应力筋时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