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C6140 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

一.零件的分析

1.1 部件的组成

两半螺母 [2件],上、下螺母座 [各1件],拨销 [2件],双离心拨盘 [1

件],转轴 [1件],手柄 [1件],镶条与调节螺钉 [各1件]

1.2 零、部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6140车床对开螺母体下部。对开螺母体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螺母体传动溜板箱和刀架;否则就将对开螺母体脱开。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斜角比较小,目的是使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因为螺母上的径向力而自动脱开。

1.3 性能要求

上下螺母动作同步的要求 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要求

两螺母相对丝杠轴心的径向位置可调要求(两半螺母相互分离程度可调) 两半螺母对合时与丝杠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对齐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1.4 性能主要技术要求与分析

- 1 -

课程设计

各加工表面符号

?52H7孔轴心线对C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 ?52H7孔轴心线对两B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 E面对?52H7孔轴心线的端面跳动要求的分析; B1与B2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 ?12H7孔对C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零件的类型:中型支架类(切开后属叉架类); 具有燕尾结构,是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之一; ?52H7孔具有薄壁;

?52H7孔两端面处相对燕尾有凸台(作用);

调节螺钉孔M10底孔为深孔,且螺钉应保证和上螺母座接触面具有良好接触; 由以上分析加工时是否便于进刀、退刀;是否便于装夹及减少装夹次数等

二、毛坯的选择

2.1 毛坯生产类型

确定毛坯类型为500件/年,由表(2-5.6)划分生产类型的参考数据确定为中批,工作制度8小时/班制。

2.2 毛坯铸造

毛坯制造方法:铸造;根据零件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查手册可知应采用沙模铸造。

毛坯浇注方式:两箱铸造侧面浇注:

- 2 -

课程设计

2.3 毛坯精度尺寸

由表(2-5-1)得灰铸铁刀具切入金属层的厚度应大于表面层厚度,即大于1mm,小于4mm。

由JK67-62,确定灰铸铁铸件精度等级为2级。

2.4 确定毛坯铸件的重量

通过计算,最后确定毛坯的重量为4.079Kg,由表(2-5-2)确定重量偏差为7﹪。

2.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5-5)确定2级铸铁件的机械加工余量:顶面加工余量为4.0mm,底面及侧面加工余量为3.0mm。

2.6 确定铸铁件的尺寸偏差

由(标-5-6)查得2级铸铁件尺寸偏差为±0.8mm。

2.7 画毛坯图

根据毛坯精度等级考虑在加工表面加放机械加工余量; 毛坯余量是在零件图基础上加放;

各加工表面余量从手册中按对应精度等级查取;

加放余量的尺寸应标注毛坯公差(双向对称),从手册中按对应精度等级查取;

图中:双点划线表示零件主要轮廓;红线示意加放余量部位 应注意:68、120、108、81.2、18这些尺寸是怎样得到的?

三.工艺规程设计

3.1 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应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妥善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