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发掘文学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高考语文复习|发掘文学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问题描述: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

【复习范围】

1.知识回顾文学形象包括的内容。

2.结合具体的文本简要说明文学作品的文学形以及作者作品创作的艺术魅力。 3.近五年高考考查了哪些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题目。以2017年高考北京卷为例:《根河之恋》“第二段写出了根河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7年高考山东卷为例:“请简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明确考查题型及方向。

4.常见题型应试的技巧总结。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勤劳俭朴,自强不息 (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 中国人传统的心理特征 (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 (4)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 (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 (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 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 (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 (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 在探究题中,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应该让学生知道一点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方面的知识。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在自身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人借助传统的词语,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有人另作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中华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还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官本位心理,道家文化影响下的消极遁世心理,佛学文化影响下的舍己为人心理;还有爱面子心理,天人合一追求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心理,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恋家心理,过年过节与家人团聚心理,父母希望儿女出去闯荡、有出息能幸福生活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矛盾心理,儿女不愿过多受到父母的束缚又想尽孝不忍其伤心的心理等。

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人文精神有时又包含文化、风俗、民情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方法指引】

解答怎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学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试题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和解题的思路是:

常见设问形式有:1.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词、句、段)内涵的理解。2.本文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原则是:1.立足文本。尽管是探究题,但是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要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发掘。2.讲究深度。探究题要求考生有自己的见解,得出一个结论,考生要围绕题干中的问题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3.有理有据。首先给出观点,其次结合文本内容及自身实际支持观点,最后回扣观点。

——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类题目怎样答?

阅读作品,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入手,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弄清楚是从哪些角度和哪几个层面设题的,然后根据解读加以分析。

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要求依据文本。

一审明题干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要审准探究点,即探究什么,是探究标题、句子含意,还是文本的艺术特性。

二分清对象,明确角度。探究思想意蕴要善于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切割小角度,善于将文本中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探究情感意蕴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启示感悟类的探究题则多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为依据。依据探究的对象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解答,切忌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三分析文本。

(1)从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有个性色彩的性格、思想、品质特点。

(2)从时代背景、环境氛围,要联系时代,把人物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揭示其性格、思想及精神风貌代表的时代意义。

(3)抓住细节描写,要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4)探究就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

(5)对立统一法。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