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试卷
2004 - 2005 学年 第 二 学期 大气物理学 课程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 陈舜华、杨军 ;出卷时间 2005 年 6 月
大气科学 系 大气科学 专业 2003 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注意:
1、所有答案以写在答题页上为准。
2、本页与答题页均需要填写班级、学号、姓名 3、试卷不得拆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H2、He和CO B、CO2、CH4、NH3和H2O C、N2和O2 由右图回答2-5题
2、图上字母标在对流层的是 ; 3、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顶的是 ; 4、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的是 ; 5、图上字母标在热层的是 。
6、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 。
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某末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
A、露点温度 B、相对湿度 C、比湿 D、水汽压 8、大气静力学方程也近似适用于 。
A、静止大气 B、一般运动大气 C、强对流运动大气
9、有A、B两气柱,A气柱的平均温度比B气柱的高,假设地面气压都一样,则在同一高
度z处,必有 。
A、
pA?pB
B、
pA?pB
C、
pA?pB
10、平均而言,对流层中随高度递减的要素有 。
A、只有温度 B、只有温度和气压 D、只有气压和密度 E、温度、气压和密度
1
C、只有温度和密度
11、用绝对温标表示的人体平均温度大约为 。
A、-236K B、0K C、100K D、310K E、372K 12、一不稳定的干空气块被抬升2公里后,其温度 。
A、比抬升前降低约20?C B、比抬升前升高约20?C C、没有变化 D、必须知道层结曲线才能确定 13、热力学图解中常用的T-lnP 图上的干绝热线是根据 画出的。
A、湿绝热方程 B、泊松方程 C、假绝热方程 由下列三图所示的干、湿绝热线和层结曲线回答14-15题:
ABC
14、干气块抬升后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是图 。 15、表示绝对不稳定的是图 。
16、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气块,均被抬升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 。
A、饱和气块 B、干气块 C、温度仍相同 17、一天中气压的最高值常出现于 。
A、凌晨 B、午后 C、上午9-10时 D、晚上9-10时 18、同一气块的位温θ和假相当位温θse的关系是 。
A、θse > θ B、θse < θ C、θse = θ 19、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 的某层大气。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0、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P = ?RT,初始时气压为500hPa,在保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
将温度降低为原来的1/2,此过程后气压为( )。 A、125hPa B、250hPa C、500hPa D、 1000hPa 21、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
A、0.1?m B、1?m C、4?m D、10?m E、40?m 22、物理的温度越 ,其放射的辐射波长越 ,由此可以解释太阳辐射主要位
于 波段。 A、高、长、红外 B、高、短、可见光 C、低、长、红外 D、低、短、可见光
23、路边孤立着一盏路灯,随着你离开越来越远,灯光渐暗,这可用 解释。
A、维恩位移定律 B、辐射平衡原理 C、平方反比关系 D、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2
24、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
A、吸收太阳辐射 B、反射太阳辐射 C、减缓地表热能向空中的传导 D、吸收并放出红外辐射
25、下图为两条普朗克(Planck)曲线,均表示黑体放射的辐射光谱,其中温度较低的黑
体是 。
26、下图中,一条曲线为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另一条代表地球放射辐射能
的纬度分布,其中 表示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27、冬至时北回归线处中午的太阳天顶角约为 。
A、23.5° B、43.0° C、47.0 ° D、66.5°
28、如果某行星和地球接收同样多的太阳辐射能,但该行星的行星反照率大于地球,那么
该行星的平衡温度将 地球的平衡温度。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29、如果一个黑体吸收的辐射能小于其放射的辐射能,那么该黑体的温度将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30、如果地球上面的云量减少,那么地气系统的反照率将 。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31、单位体积云体内所含液态水、固态水和水汽的质量称为云含水量,该说法是 。
A、正确的 B、错误的
32、下列各温度层结中,最有可能降雪的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