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常见问题与解答

三、分析

问:结果中应力结果与截面验算应力结果不同,是否因为构造要求? 答:结果中的应力值是按荷载工况计算所得的真实的应力值,而截面采用的验算

应力值都是考虑了规范调整后的应力值。

问:计算的时候报错,节点歧异并且弹出报错对话框,出现警告说结构的周期

大于6秒。

答:首先检查后发现有截面的单位设置错误,把m当成了mm。当截面数量多的时候出现上述错误;当截面数量少的时候,会出现警告说结构的周期大于6秒。使用“消隐”按钮可以看到截面的尺寸有问题。 接着可以使用“结果/周期与振型”,使用“动画”功能查看一下是否有某些节点没有和其它的节点连接在一起。

问:转换梁可以用梁单元、板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模拟,各有什么优缺点?各

有什么适用范围? 答:对于转换梁模拟选择单元,三种单元的主要差别是在前处理上,用梁单元模

拟建立模型最简单,但是结果也相对最粗糙,实体单元模拟的结果精度高,当仅仅是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反应,比如层位移,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等,用梁单元模拟的结果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对于比较规则的转换结构(上部剪力墙或柱落在转换梁上),用板单元就能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而对于不太规则的转换结构,如上部墙呈L形或十字形,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得到转换梁的内力结果,是实体单元模拟会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问:转换PKPM文件时,板、梁和柱重叠处质量如何考虑的?程序能否自动扣除

重叠处多余质量? 答:一般情况下,没有扣除重叠部分的质量,但是当设置了刚域效果时,会自扣

除重叠部分的质量。

问:如何考虑二阶效应?

答:Midas中多处有考虑P-Delta的选项,做几何非线性分析时,可以进行勾

选。在一般高层或超高层结构中进行分析如果要考虑P-Delta效应,必须进行分析控制的定义:在 分析->P-Delta分析控制,对控制参数和分析的竖向荷载组合进行定义。

- 28 -

问:在屈曲分析中,当同时采用不变量和变量计算结构的荷载系数时,是不是

不变量在计算过程中是一次加载的,而变量是多步加满的,而荷载系数在求解时,是随着变量的组合系数成正比增长,也就是我上次说的:1倍不变量+2倍变量=2*(1倍不变量+1倍变量)和2倍不变量+1倍变量=2*(2倍不变量+1倍变量),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理论依据,以及这样算的合理性,这样算出的荷载系数是否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是否具有指导作用。 答:我们先得明确一点,midas中的buckling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sap等软件

也如此),我们通过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结构的屈曲模态和屈曲荷载,线性情况下,计算的最终结果和加载过程无关,比如我们考虑自重W作用下,活荷载P变化下结果的屈曲分析,结果和荷载分布一定时,屈曲模态和屈曲荷载是一定的,在Midas中计算的屈曲荷载为Fi=W+临界荷载系数i×P,当我们施加的活荷载为2P时,那么计算的屈曲荷载为Fi=W+临界荷载系数i×2P,变化的只是临界荷载系数,其中i代表第i界屈曲模态。

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的不是极限承载力,而是屈曲荷载。可能你讲的是第二种屈曲类型,就是极值屈曲,对于极值屈曲,不能利用buckling分析,而是要用pushover分析(材料非线性)。要考虑几何非线性分析可以直接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 软件目前还不能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

问:线性屈曲分析种,对于可变荷载和不变荷载中,改变可变荷载的值,计算

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Midas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计算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得到屈曲荷载

(通过计算屈曲荷载系数后再计算得到),这样,计算结果只和最终状态有关,因为结构本身确定后,屈曲模态和屈曲荷载一定,所以改变可变荷载值只是会得到不同的屈曲荷载系数,但是最终得到的屈曲模态和屈曲荷载都是相同的。因此再实际分析中,我们施加单位的可变荷载值分析就可以了。

问:由于剪力墙必须落在层上,如果实际工程总是用梁刚节点模拟墙的开洞,

当梁截面很高时,墙与连梁的应力扩散是否会协调? 答:一般的工程中,连梁直接用梁单元模拟就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这样对

局部连梁的内力会有影响,但是对整个结构的反应影响不大。如果截面很大且要考虑连梁的内力结果,可以用板单元分析,这样可以划分网格而不定义层数据。

问:计算楼板应力总是局部应力很大,如何处理?

答:用板单元模拟楼板时,分析的结果精度和网格密度和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

此在划分较细网格的同时,让每个网格的形状尽量规整,避免网格的角度太过尖锐。

- 29 -

问:模型分析发生奇异时,如何快速查找模型问题?

答: 注意检查下面几项内容:

1, 有重复节点、单元,未分割单元的节点(自由节点),可通过“收缩单元”功能来查看;或者用显示单元号和节点号,看是否有重复的单元号和节点号。 2, 如果两个索单元交叉分割形成了节点,此节点又不在梁单元或其它单元上时,此时的结构为几何可变体,容易产生奇异。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合并单元”的功能,将交叉位置断开的单元合并成一个单元。 问:如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

答:首先要在菜单“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方向,当

需要查看竖向自振周期时,选择转换为Z方向(实际较少使用)。 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输入相应的数据。 问:组合结构做反应谱分析时,不同材料的阻尼比是如何考虑的?

答:需要明白一个概念,同样一个结构阻尼比小时,结构的地震反应强烈,地震

力大;阻尼比大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比较弱,地震力小,阻尼比直接影响地震影 响系数。如果对于组合结构用一个阻尼比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从理论上理解是不正确的,MIDAS可以考虑不同材料不同的阻尼比,即“组阻尼”的概念,这样分析与理论结果比较吻合。注意定义了“组阻尼比”时,阻尼的计算方法一定要选择“应变能因子”的方法。

问:怎样在振型分析中考虑索初始张拉力的钢化效应?

答:对于索结构或张悬梁结构中,定义的只受拉索单元并不能进行特征值分析,

因为其只能定义在几何非线性分析中。如要进行特征值分析,那么要将只受拉索单元转换为只受拉桁架单元。这时可以这么处理:先对该结构进行几何非线性,得出自重自用下的初始索力,然后将索单元定义为只受拉桁架单元,将计算所得的索力按初始荷载加到单元中: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 加入张力。

问:做温度应力分析时,特别是对整个结构做系统温度荷载分析时,应力异常

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没有解除楼层刚性板假定,比如楼层梁的相对变形不正确,因此计算的温度应力有错。

问:什么时候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什么时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答:查看控制扭转的位移比的结果时,如果最大位移比平均位移不大于1.2时,

建议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如果比值超过1.2时,建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 30 -

问:能否做梁单元的材料非线性分析?

答:MIDAS目前版本可以做实体单元、平面应力单元、平面应变单元、桁架单元

和板单元的材料非线性。如果要做梁构件的材料非线形分析,可以使用板单元来模拟。

问:对于网壳结构,工程中需要把其第一模态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初始缺陷,在

计算中加以考虑,程序怎么实现? 答:网壳结构在做弹性屈曲分析时,根据《网规》第4.3.3节的要求需要考虑初

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在MIDAS中可以通过修改模型中各节点坐标值来实现,即各节点的初始坐标值减去缺陷值,以达到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初始缺陷值可取屈曲分析的低阶模态值,最大计算值可按网壳跨度的1/300取值。建议使用EXCEL电子表格功能方便实现。

问:关于屈曲分析

答:目前MIDAS软件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可进行屈曲分析的单元有梁单元、桁架单元、板单元等。 首先要在主菜单的“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Z方向,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选择相应荷载工况和模态数量。 问:在MIDAS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析安全系数)?

答:稳定分析又叫屈曲分析,所谓的荷载安全系数(临界荷载系数)均是对应于某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例如:当有自重W和集中活荷载P作用时,屈曲分析结果临界荷载系数为10的话,表示在W+10*P大小的荷载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屈曲。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将自重W定义为不变荷载,而将活荷载定义了可变荷载,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这个和其他软件可能有些差别,如有的软件计算屈曲荷载为10*(W+P),如果我们想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也可以将自重和活荷载都定义为可变荷载。

问:MIDAS/Gen中包括那些稳定分析?

答:稳定分析分为局部稳定分析和整体稳定分析;

1,局部稳定分析:利用程序的钢构件截面验算的功能,按照规范的方法验算构件的宽厚比等。 2,整体稳定分析

1、线弹性屈曲分析:利用屈曲分析控制功能实现,具体操作如下:先定义所需模态数量;然后输入屈曲分析时的荷载工况(组合)和组合系数,添加时注意所选荷载工况的荷载类型选择是可变还是不变。可变即临界荷载系数乘以该项荷载,不变即临界荷载系数不乘以该项荷载,最终临界荷载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出:临界荷载值=不变荷载+临界荷载系数*可变荷载

注意:目前MIDAS软件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可进行屈曲分析的单元有梁单元、桁架单元、板单元。

- 31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