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基础过关]

1. 城市化过程的主要表现是

( )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④城市人口文化水平提高 ⑤劳动力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A.①④⑤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2.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下面图甲、图乙是某城市1966~2006年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 )

3. 从图甲到图乙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C.城市占地规模扩大

( )

B.城市总人口增加 D.城市道路密集

( )

4. 影响图乙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 C.服务最优

B.交通最优 D.环境最优

5. 宝鸡市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市区商业街

( )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 C.③时期

B.②时期 D.④时期

( )

( )

7.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1985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能力提升]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下图完成9~11题。

9. 2019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50%

B.20%

( )

C.80% D.90%

10.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

此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因为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11.据图可知

(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