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3讲光合作用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3讲 光合作用(Ⅱ)

[考纲展示]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考点一|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1.光照强度:单位叶面积上所接受的可见光能量。 2.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CO2固定量。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关系曲线

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B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

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强)。

②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林间带树种的配置和冬季温

室栽培等都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①关系曲线

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

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

②应用

a.大田要“正其行,通其风”,多施有机肥。

b.温室内可通过放干冰、使用CO2生成器、施用农家肥与猪舍鸡舍连通等方法适当提高CO2浓度。

(3)温度

①曲线分析

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都受温度的影响,但光合作用相关酶对温度反应更为敏感。

②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

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

①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

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②曲线分析

图1 图2

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了CO2的供应。

③应用:合理灌溉,预防干旱。

(5)矿质元素

①原理:矿质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N是

酶的组成元素,N、P是ATP的组成元素,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等。

②曲线分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

液浓度过高,植物渗透失水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速率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

(2)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提示:延长光照时间只能提高光合作用的产物量,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提示: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停止供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介

质。(√)

(5)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提示: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而不是环境

中CO2浓度过低。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在光照较强的夏季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原因是什么?

提示:夏季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吸收CO2减少,C3生成减少,故光合

作用强度会降低。

(2)大棚生产中,为什么多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

提示: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了CO2和无机盐,能够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并为作物提供矿质

营养。

(3)生长环境中的CO2浓度由1%降低到0.03%时,植物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光饱和点降低,因为CO2浓度降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要的ATP和[H]少。光补偿点升高,因

为在合成有机物的量不变时,CO2浓度降低,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增大。

1.三大单因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照强度(如图1)

①原理: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ATP和[H]的产生。

②分析P点后的限制因素:

??外因:温度、CO2浓度等

?

?内因: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等?

(2)CO2的浓度(如图2)

①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

②分析P点后的限制因素:

??外因:温度、光照强度等?

?内因:酶的数量和活性等?

(3)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如图3)。

2.多因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