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下册的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3、南戏里的四大传奇:《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 4、四大奇书: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金瓶梅》、英雄传奇《水浒传》、历史演义《三国演义》

5、《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6、《三国演义》的三绝是: 二、名词解释

1、元杂剧: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把唱、念、科、舞等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用北曲演唱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

2、元杂剧的体制: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的剧本前或折与折之间会加一个楔子;折与楔子构成一本,但不等于一个作品,有的作品可以超出一本,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四折四种,不相重复。每个宫调又有曲牌——曲子的调名;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杂四类。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宾白是唱为主,白为宾;科是指表演动作。唱词与说白本已含有人物在唱念时的动作。特别标明的“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剧中称为“科”,指演员的做工、武打、歌舞等表演,有时为音响效果。

3、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主要的、完美的、甚至唯一的体裁。主要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特点是:分回标目,成为一种段落整齐,又前后连贯的结构模式。它是通俗小说的直接源头,明代小说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获得巨大发展的。

3、红娘形象:她有着受压迫奴役者的是非标准和由此而生的正义感,是促成崔张爱情的功臣。她是一个性格爽朗乐观、热心肠、有正义感、机智泼辣、品格高尚的卑贱者形象。她聪明勇敢,伶牙俐齿,有着下层人民优秀的道德品质,成为成人之美的热心人的代名词。

三、简答题或论述题

1、《窦娥冤》思想内容是什么?课本P217

以元代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窦娥悲惨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高利贷的残酷剥削,流氓无赖横行,社会秩序混乱,谋财行凶随时发生;衙门暗无天日,贪官污吏草菅人命;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善良的人民饱受欺凌,横遭虐杀。窦娥作为一个弱女寡妇,安分守己,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安排和生活煎熬,竟被飞来横祸卷进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里,最终被杀害。这说明那个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任何地方都随时可能出现不测风云。

2、分析窦娥人物形象。

(1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的典型悲剧形象。

她三岁丧母,七岁离父,被抵债做了童养媳,成亲不久又成寡妇,被恶势力压迫成为死囚,一连串的不幸都落到她的头上。

(2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窦娥的性格有善良温顺的一面:忍受苦难、恪守妇道、孝顺。丈夫死后,婆婆是是孤苦的老人,她要尽供养侍奉责任。所以当昏官毒刑拷打她,“一丈下,一道血,一层皮”,她也没有屈服,但听说要对婆婆用刑,为救婆婆屈从招供。被押赴刑场时,怕婆婆看到会哀痛,求官人走后街。被冤杀后,她的鬼魂还哀求父亲收养婆婆。

(3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她的性格又有刚强不屈的一面。她被押赴刑场时,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控诉和呼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这控诉里有愤怒、委屈、埋怨、抗争、期待。是对张驴儿的反抗、对贪官的指责、对命运的抗诉。她不但要昭示冤枉,而且还要对残暴的统治者进行报复与惩罚。这说明,被压迫人民是不甘忍受欺凌奴役的。窦娥指天骂地,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发出的强烈控诉和抗议,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批判与否定。

3、分析《西厢记》艺术特色

(1巧妙的结构和生动的剧情,使《西厢记》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舞台效果。

《西厢记》是两条线索、两类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的。以老夫人为一方,以张、

崔、红娘为一方而展开的维护和反抗封建礼教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线;崔、张、红娘三者之间由于出身教养和性格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冲突是副线。两条线索互相交错,矛盾冲突波澜起伏。情节发展委婉曲折,变幻莫测,扣人心弦。(2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红娘:她有着被压迫奴役者的是非标准和由此而生的正义感,是促成崔张爱情的功臣,是一个性格爽朗乐观、热心肠、正义感、机智泼辣、品格高尚的卑贱者形象。她聪明勇敢,伶牙俐齿,有着下层人民优秀的道德品质,成为成人之美的热心人的代名词。

莺莺:她是反封建反礼教的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美丽善良,温柔多情。外表矜持,内心炽热。既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她有叛逆的性格。不满老夫人的约束;与张生眉目传情;对功名淡薄。但是人物形象具有局限性,崔莺莺追求爱的真情,大胆叛逆传统,然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动摇、反复、羞怯、恐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