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智能卡管理系统和施工现场视频监
控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
一、项目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体育新城公交首末站站场综合楼 1.2建设单位:长沙市公共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体育新城白沙湾路与东体育馆路交汇处; 1.4设计单位: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5建筑特点: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体育新城白沙湾路和东体育馆路交叉口的西南角,东临博进路,南临东体育馆路,西临白沙湾路。地上5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9679.34㎡,其中地上办公4312.25㎡.最大建筑高度为17.950米。本工程占地面积723.65㎡,为多层建筑,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7烈度为六度,使用年限50年。
二、从业人员智能卡管理及视频监控方案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安全生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事故多发的建筑行业,如何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地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财产的保全是施工单位关心的头等大事。由于施工环境的限制,设备、材料的安全管理不完善及部分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的薄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项目部决定按照《长沙市全面推行建筑从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和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建立从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配置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和设备,办理从业人员信息卡。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凭卡并刷卡进出施工现场。形成现场从业人员基本数据库。同时将监控技术引入施工现场。由于监控环境的特殊性,建筑工地布线困难,项目部决定采用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维护简单的无线监控。
三、从业人员智能卡管理系统编制依据
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长沙市试点全面推行建筑业从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和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工作的复函》(湘建建函[2010]376号),及《长沙市全面推行建筑业从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和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工作方案》编制。 四、从业人员智能卡管理系统方案
为了实现本项目建筑业从业人员管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体育新城公交首末站站场综合楼项目建筑业从业人员信息卡“发卡前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1)、组织领导:
成立“发卡前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考试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 长:李德良 副组长:王连辉
成 员:唐棣、张轩耀、严刚灿、刘建锋
2)、培训考试对象
培训对象:
(1)、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或《湖南省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常识培训合格证》的一线建筑工人。
(2)、未通过建筑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或未取得《长沙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书》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考试对象:
上述人员都必须参加考试。 培训内容
(1)、建筑工人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常识、规章制度、道德素质、急救知识。
参考教材:《长沙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发卡前安全知识培训教材》(智能办编制)、《建筑施工常见伤害及防护》(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2)、建筑施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
参考教材:《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试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实施步骤
(1)、编制教案。
编制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试卷。并积极与市安监站、长沙市城建职校联系,配合。 (2)组织培训。
按照“自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