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
上半年,我市举行了一次关于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教材”)的试教研讨活动,试教的是二年级上册(送审本)中的“狐狸”单元,包括《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狐狸养鸡(一)》《狐狸养鸡(二)》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八《我爱阅读》栏目中的《狐狸和葡萄》。这个单元中的一些童话颠覆了以前我们对狐狸的认知,可以说是对狐狸形象的发展性解读。 孩子在看电影时,总喜欢问大人电影中的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其实是“两分法”的表现。当他们长大后就会知道,人是很复杂的,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与绝对的坏人。人可以分为大善大恶、小善小恶、先恶后善、先善后恶、善中带恶,等等。教学童话时也是一样,教师不能简单地用“两分法”教学。例如,童话中的狐狸形象,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好的”还是“坏的”。在我国传统的故事和传说中(除《儒林外史》外)都认为狐狸是“坏的”,它们狡猾、凶狠、贪婪、谄媚,善于花言巧语、坑蒙拐骗。然而从客观的角度思考,人们对狐狸的这种认识是需要改变和发展的。
第一,应当抛弃“两分法”。在人类眼中,吃肉的动物就是凶残的,吃草的动物就是温顺的。因为狐狸是肉食动物,所以它就是坏的,这是人类的偏见,
第二,同样的行为,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如果我们把“狡猾、凶狠、贪婪、谄媚,花言巧语、坑蒙拐骗”换个说法,可能就是“聪明、果敢、进取、谦虚、善于交际、善意的谎言”。 第三,就算有一部分狐狸是“坏的”,难道就没有善狐、智狐、大善小恶的狐、先恶后善的狐吗?与人类有多样性的道理相同,狐狸中也应该有智狐、傻狐、强狐、弱狐、成长中的狐,等等,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狐狸都是“坏的”。
第四,若我们懂得狐狸的语言,也许会听到狐狸对人类的评价也是负面的:狡猾——用力、用器、用计捕杀动物,凶狠——猎杀动物,贪婪——为了大快朵颐对动物乱捕滥杀。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不仅动物会认为人类很坏,花草树木也是可以控诉人类的。 第五,童话故事中的文学性必定会超越科学性。由于童话需要夸张,需要离奇,它可以完全不合“理”、不合“法”,但是它一定要合“情”——合乎人类的情感好恶。
第六,母性必定超越动物性。亲情、母性是所有动物的天性,因此,狐狸在童话中的表现超越了它的动物性,能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也是有理可循的。
部编教材的“狐狸”单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狐狸。 狡猾的狐狸
《狐假虎威》中狐狸的形象是狡猾的,这是大多数人对狐狸的印象,也是千百年来这则寓言的寓意所在。在这则寓言中狐狸自身并没有真本事,只不过是借着老虎的威慑力耍威风罢了。但这则
寓言的教育性也是可以发展的,学生通过阅读这则寓言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认识:狐狸是聪明的,它在被抓时急中生智,想出了自救的好办法。因此,《狐假虎威》这则寓言中的两个动物形象,从传统角度看,狐狸是狡猾的,老虎是愚蠢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就变成了:狐狸是聪明的,老虎是老实的。从狐狸的角度看,学生可以发现在生活中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不能像狐狸那样依赖他人;从老虎的角度看,学生可以领悟到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要被某些人的花言巧语所利用。站在儿童本能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老虎太笨了,被狐狸骗了都不知道。 贪婪的狐狸
在《狐狸分奶酪》中,狐狸的形象是善于欺骗、贪心不足的,两只熊则太过天真,竞把“坏人”当“好人”、、但狐狸的骗与贪可能不是有“预谋”的,起初,狐狸可能有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只是当它吃到奶酪,尝到美味后,受不了诱惑,才激活了它的私心,它的欺骗、贪婪是事件发展引出的结果。儿童从小熊的身上,可能会获得这样的启示:要相信自己的朋友,不要轻易相信不熟悉的人,过分斤斤计较会失去更多。 一半好一半坏的狐狸
《狐狸养鸡》中的狐狸称得上是在逐步改造自己“恶行”的“善狐”了。原始的狐性可以说是“恶的”,但在这个童话中,狐狸通过与小鸡的长期相处,它心中酌“母性”战胜了“狐性”。在小鸡长大的过程中,狐狸的“狐性”与“母性”在不断交织、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