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过中不至(到),太丘舍(舍弃)去(离开),去后乃(才).......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嬉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久(时....间长)不至,已去。”友人便(就)怒曰:“非(不是)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讲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礼貌)。”友人惭(对??感....到惭愧),下车引(拉)之(代元芳)。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陈 太 丘 / 与 友 期 行 ②元 方 / 时 年 七 岁 ③君 与 家 君 / 期 日 中 ④元 方 / 入 门 不 顾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了。 ③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 等您等了好久都没来,(他)已经走了。

⑤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做的事)啊!跟我约好一起走的,却丢下我走了。 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⑦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很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 ⑧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跑进了(自己家的)大门。 4、简答题。

(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朋友)过中不至 ②(陈太丘)去后(朋友)乃至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答:①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 ②要知错就改。(或者: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讲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答: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观点。

答:①元方是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孩子——才七岁,面对陌生人的询问不害怕、不害羞,而是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②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从前到后,哪怕是客人责骂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他对对方总是称呼“君”; ③他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孩子——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他即刻寄予批评,并用“入门不顾”表示对客人的不满。④当然,他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父亲的友人已经知错就改表示歉意了,他还“入门不顾”,

(6)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答:元方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不讲信用、不讲礼貌的父亲的友人的不满。但是对方已经感到惭愧,并用“下车引之”的行动道歉了,他还这样做,就是不顾及长辈的面子,不给对方机会,这样就不好了。

(7)你怎么评价陈太丘和“友人”?

答:陈太丘——①守时、讲信用;②教子有方;③做事有些死板。 友人——不讲信用、不讲礼貌,但是知错能改。

《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 学号 姓名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 )去( ),......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 )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 )之( )。元方入门不顾( )。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②元 方 时 年 七 岁 ③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④元 方 入 门 不 顾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

⑤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⑦友人惭,下车引之。 ⑧元方入门不顾。 4、简答题。

(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 )过中不至 ②( )去后( )乃至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4)“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观点。

(6)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7)你怎么评价陈太丘和“友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