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一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2. 以下对青春期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危机的时期
B. 个体在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
C. 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发展平稳
D. 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相对平稳,由此造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种身心发展的矛盾出现。
3. ( C )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A. 同伴交往 B. 母子交往 C. 依恋 D. 微笑
4.在( B )时期,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5.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6. 婴儿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①“简单交往”时期②“以客体为中心”时期③“互补性交往”时期( B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7. ( C )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生活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团体化 C. 社会化 D. 从众 8. ( A )以( )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知觉 9. 对意识是一个连续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 B. 从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注意 C. 从注意到意识再到无意识 D. 从无意识到注意再到意识 10. ( A )就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A. 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C. 心理障碍 D. 精神疾病 11. 情绪的构成不包括( D )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在行为 D. 主观行为 12. 动机的产生( C )
A. 只受外因的影响 B.只受内因的影响C.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D.不受内外因的影响
13. 青春期是个体的中学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 D )次高峰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14. 以下对催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际上并不是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B.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C. 催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D. 催眠的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目前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
15. 人类通过()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 B )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16. 具有( D )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积极探索。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刺激性
17. ( B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A.社会性知觉 B.社会性认知 C.社会性理解 D.社会性选择 18.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是( A )
A.编码、存储、提取B.编码、存储、遗忘 C.编码、提取、遗忘D.存储、编码、遗忘
19. ( C )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A. 回忆 B. 记忆 C. 思维 D. 想象 20. (A)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一致。 A. 4 B. 6 C. 7 D. 8
21. 以下对新生儿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记忆主要是进行“再认” B. 稳定条件反射的形成 C. 记得快忘得也快。 D.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22. 心理健康是一个(A)状态。
A. 连续 B. 断断续续 C. 时断时续弥散 23. 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C)。
A. 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B. 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 在整个小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D. 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24. 在出生后5-6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B ) A.自主性微笑 B.社会性微笑C.无意识微笑 D.潜意识微笑。 25.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 C)。 A. 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力
B.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 C. 解决个别存在明显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问题 D.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6. ( D )以下对睡眠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的睡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B.睡眠的第二个阶段是浅睡期 C. 并不是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五个阶段,未经历五个阶段并不能说明个体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D. 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
27. 到( D )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合作的。 A. 4 B. 6 C. 8 D. 9
28. 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从( A )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方面来看。 A. 口头 B. 正式 C. 非正式 D. 独白 29. 遗忘的规律是( A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匀速 D. 没有规律 30. 辅导员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是用了( A )的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影响心理健康的典型因素是( ABCD )。
A. 早期童年经验 B. 婚姻家庭生活 C. 事件 D. 个体已形成的人格特征
2. 从那几方面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 ABC )
A. 本人评价 B. 他人评价 C. 社会功能状况 D. 生活环境
3. 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有(ABCD)。
A. 父母关系 B. 父母期望 C. 家庭教养方式 D. 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
4. 在结束辅导应注意( ABC)样的问题。 A. 处理好辅导关系结束
B. 针对辅导对象的情况,辅导双方要讨论 C. 辅导结束后,对辅导对象进行追踪反馈 D.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追踪反馈
5. 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努力做到( ABCD )
A. 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理论 B. 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C.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活动 D. . 锻炼心理辅导技能 6. 下列属于团体的是( ABCD )。
A. 学校 B. 班级 C. 少先队 D. 夏令营
7. 一般而言,个体在下述几方面的倾向越强,越容易被催眠( AC ) A.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B. 想象力贫乏
C.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D. 依赖性弱,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8. 总体印象的形成方式有( ABC )。
A. 加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平均模式 D. 加权模式
9. 我国将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哪些阶段( ABD )
A. 学龄前期 B. 少年期 C. 成年初期 D. 成年期 10. 心理素质包含( ABC )。
A. 能力素质 B. 个性心理品质 C. 心理健康素质 D. 综合素质
11. 影响归因的因素有( AB )。
A. 社会视角的影响 B. 自我价值保护 C. 社会环境的影响 D. 家庭环境的影响
12. 新生儿具备哪些感知觉( ABCD )?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知觉 13. 下列属于自我表现策略的是( AB )。
A. 角色获得 B. 相互支持 C. 迎合 D. 自我太高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 民主性原则 B. 参与性原则 C. 接受性原则 D. 开发性原则
15. 自我认知有( ABC )的心理作用。
A.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B. 解释经验 C. 决定期望 D. 选择参与
16. 学龄前期儿童言语发展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 )?
A. 词汇的发展 B. 语法的掌握 C.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D. 思维的发展
17. 游戏具有( ABCD )的特点。
A. 趣味性 B. 自主性 C. 虚构性 D. 社会性 18. 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有哪些( ABC )。
A. 多维的 B. 相对的 C. 有层次的 D. 有重点的 19. 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哪些方面( ABC )?
A. 父母-儿童关系 B. 同伴关系 C. 师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20. 就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说,一般会有( ABC )的情况出现。 A.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显著 B. 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辅导取得一定效果,但不显著
C.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辅导无效 D.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一般 21. 以下属于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的是( ABCD )。
A. 自我辅导 B. 学习辅导 C. 情绪辅导 D. 青春期辅导
22.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 )。
A. 内心体验 B. 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匹配程度 C. 心理发展趋向积极 D. 心理趋向消极
23. 焦虑的不同水平有( ABD )
A. 焦虑不足 B. 适度焦虑 C. 严重焦虑 D. 过度焦虑 24. 青少年团体训练侧重于实现( A )和( B )两个高层次目标。 A. 形成 B. 促进 C. 维护 D. 保持 25. 小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总趋势是?( ABCD )
A. 从表面到内部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呆板到灵活 D. 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归因与心理健康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2. 团体训练是培养青少年两高心理素质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3. 社会认知即个体对自己、他人及群体的认识、判断、分析与解释。
A.错误 B.正确
4. 印象作为个人对他人最直接的社会认知,直接影响这人与人的交往。 A. 错误 B. 正确
5. 交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 A. 错误 B. 正确
6. 个体的心理特征不具有相对稳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7. 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他们对自我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8.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