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二〇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 【答案】D
【解析】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符合实际;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C不符合实际;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 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不断将细管剪短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部,感到发麻,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即声音由振动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符合题意; D、敲击橡皮膜时,火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重点是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加深理解难度不大,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多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3.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答案】C
【解析】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
B.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C正确;
D.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4.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B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A. 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 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 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即物距大于焦距,且逐渐变大时,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5.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 汽在轮胎划有花纹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 用力据紧球拍 【答案】B
【解析】A. 汽在轮胎划有花纹,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力据紧球拍,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