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分册)》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和方法;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实践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 素质目标: 理解音乐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目的和任务;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阶段特征;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应用 讲授为主 小组讨论、协作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注 释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教学学时 单元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 〖理论知识〗 模块一 一、音乐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一) 音乐的本质 音乐是一种有特定思想内容的音响形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映。这就是音乐的本质。 (二) 音乐的基本特征 1材料的特殊性 2流动性 3情感性 4表现性 二、 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特征及类型 (一) 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特征 1愉悦性 儿童在倾听乐曲时,往往会身不由己地陶醉在乐曲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教育性 儿童音乐的教育性往往不像语言的表述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雨点一般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3个体性 对于儿童而言,音乐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相同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各有差异,这就是儿童独特个性的表现。 (二) 学前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 1 形式美:音色、节奏、旋律、力度 2 内涵美:直观、稚拙、幻想 (三) 学前儿童音乐的类型 1 按体裁分类: 儿童歌曲、儿童器乐曲、儿童歌舞剧、交响童话 2 按照题材分类: 游戏题材、生活题材、童话题材、大自然题材 模块二 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 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含义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上,有两种价值取向,即教育价值取向和音乐价值取向。以教育为价值取向的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前儿童这一主体,以音乐为价值取向的音乐教育旨在传递和发展音乐艺术文化本身,而两者实际上可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达成统一。对于学前音乐教育而言,应以教育价值取向为主,以音乐价值取向为辅。 二、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一) 促进大脑发展 1促进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发展 2促进大脑皮层重要中枢的发展 (二) 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音乐调整情绪进而调节生理状态以达到促进或维护身体健康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分组讨论小时候接触过的音乐作品并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三、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1) 歌曲中歌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2) 音乐与口头语言同样具有高低、强弱、快慢、音色变化等表情因素。 (3) 歌唱过程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四、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一) 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二)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三) 促进想象、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发展的作用 (一) 促进情感的发展 (二) 促进意志的发展 六、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 (一) 促进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 (二) 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七、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一) 促进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 促进纪律性和责任感 模块三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概述 (一) 学前儿童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二) 学前儿童音乐理解力的发展 (三) 学前儿童音乐表现力的发展 (四) 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发展 二、 0~3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是从0岁开始的,胎教音乐就是典型的音乐教育形式。 4~18个月是婴幼儿咿呀学语的阶段,随着婴幼儿发音能力、活动能力、理解能力的加强,他们开始像成年人一样去听音乐,听父母交谈,关心各种声音 三、 3~6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3-4岁 4-5岁 5-6岁 模块四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 陶冶性情,与美育相互融合 (二) 寓教于乐,与德育相互渗透 (三) 启迪智慧,与智育相辅相成 (四) 以美促健,与体育相得益彰 二、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1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掌握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灵活掌握对学前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