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

——翻译硕士

1

上外英语MTI是上外高翻学院的一门热门学科,因为喜欢上海这个城市,所以在北京读本科的我早就萌生了去上海的想法,后来就报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硕士。

学科情况 1、学制与学费

2.5年;口译:10万;笔译:7.5万 2、专业分类 英语口译;英语笔译 3、初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4、英语口译、笔译初试参考书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 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叶子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主编

《汉语写作学》 徐振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用写作教程》 赵华、张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百科知识全书》 邹博,线装书局

《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 《中国文学与文化常识》 林青松 《成语故事大全》

5、往年招录比

18年笔译拟招 54人,推免30人,口译拟招 35人,推免24人。 17年笔译报考645,推免38(81)人,统招16(25)人;口译报考620,推免26(97)人,统招17(26)人。

16年笔译报考478,推免35(49)人,统招26(29)人;口译报考443人,推免22(45)人,统招23(29)人。

6、录取成绩算法

进入复试的名额是按照初始技术分的排名来筛选的。初试技术分的算法为:“业务 1+业务 2+外语+总分*10%”计算技术分。最终被录取的成绩为:(初试技

2

术分÷450×350)×53.9%+(复试专业分+复试面试分)×46.1%。

注:初试技术分满分是450分,在算最终录取分数时,须要折算为 350 分制计入初复试总分中,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53.9%;复试成绩(满分300分)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46.1%)。

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把初试技术分折算成350分制呢,因为上外有的专业的初试技术分满分不是450分,而是350分,为了保持统一,初试技术分都要折算成350分制。

初试专业课备考的难点

英语口译和英语笔译的初试考试科目和内容是一样的,一共考4科: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和百科知识与写作,满分分别为100 分、100 分、150 分、150 分,共计500分。

1、翻译硕士英语

翻译硕士英语近两年没有了cloze,而是一篇阅读理解和作文,作文占主要分值。初试的题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cloze是一项很不错的练习方式,建议每周都要做几篇阅读,一方面可以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问答题的难点在于如何summarize并用自己的话paraphrase,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修改。

关于如何才能摆脱原文的单词句子。一个方法就是用中文说出答案,然后翻译成英文,当然你的英文水平也要足够好。作文题型比较“高深”或者抽象,比如宗教、人文学。审题一直是一大难点,首先要知道主题是什么,以及有哪些主流观点和争议,这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

高译在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复习阶段会给考生们采取不同的作文练习量,首先要熟悉真题作文题目和写法,然后老师出题练习。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要注重进行修改和总结。自我修改和老师修改都不可缺,这样才能使作文水平不断提高。上外的作文不同于雅思托福的作文,要推陈出新,掌握好“套路”的度,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紧密的逻辑。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先用中文列好提纲,想好观点和论点,以及论据,然后再下笔。

比如,2016年作文题目:“人类没有宗教会更好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从几个方面去写宗教的弊端。比如政治上,宗教可能不利于稳定,导

3

致民族分裂甚至国家冲突,例如中东地区。经济上,人们可能更加相信命运,主观能动性较弱,不愿作出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文化上,不接受多元文化,固步自封,思维模式单一等等。

英语翻译基础

题型方面,英语翻译基础从summary到翻译题型都有过,需要有多手准备。之前还有过热词翻译。重点在笔译。平时要注重基本词汇的互译,了解基本的知识点,碰到相关话题翻译,不犯基本错误,理解不会出问题。例如15年的共享经济(现在大家当然都知道,但当时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同时树立自信(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题型是summary的话,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原文三分之一,内容上不能抄原文,要进行paraphrase。

笔译的话,近两年内容偏向哲学,但仍以政经类为主。现在上外对背景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中西历史文化的阅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复习切忌功利心太重,学翻译就是什么都要“一知半解”,知道的越多越透彻越好。另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缺一不可。比如在高译教育的集训课中,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真题或者精选文章。此外,基本的翻译常识和技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遇到相似句型可以迅速知道如何去组织。

比如一词多义的情况(performance演出,性能,绩效,履行),要知道如何判断词义。遇到生词,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巧。考试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慌张是对心态的基本要求。结合词性、语法和构词法,根据上下文去推敲词义。再比如词性转换的技巧,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但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用“一个萝卜一个坑”地逐词对译。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性,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比如the three great excuses for bad schools have receded in importance. 此处importance名词转换为形容词important。

有的同学觉得做了很多练习但没什么进步。这和总结积累有很大关系。没有找出技巧性原因,找到合适的材料,或者缺少复习积累。而且备考中不断会遇到新的难点这是很正常的,但练习的意义在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中译英相对英译中的难点在于,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还要熟悉各种地道表达,切忌中式英语。这也和平时的积累复习应用有很大关系。

4

百科知识与写作

百科知识与写作是最不可捉摸的一门。题型多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都有过。要做多手准备,近两年转向简答题和中文写作为主。简答题考察中国历史文化,不乏有很多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没有固定的有效的参考书,找准方向,看得越多越好。百科的题型分值重,谁知道的多谁就有利,参考书建议看一下《中国文化概要》,这部分的备考注重知识面要足够的宽广。

汉语写作这部分,和高考作文要求相差不大,但思考要求更有深度,逻辑要清晰,语言要更到位。考试前期重在积累,不只是积累表达,更要结合中外刊阅读积累论据、案例,这些都可以用到中英文写作中去。相对而言,百科比另外两门专业课所花的复习时间较少,但分值很高,也是应引起重视的。

备考时间安排:

考研期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稳步推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很重要。我的作息安排是:6:20起床,上午学习时间6:50-12:00(期间会有半小时的早餐时间)午饭后午睡40分钟,下午学习时间:14:00 -18:00,然后是晚饭时间和散步,我一般会和家人饭后散步30-40分钟(这是我每天唯一的放松时间了,除了三天一次的运动外。我有尝试过不散步,但那样晚上效率反而更低,我需要休息放松下…这个因人而异)散步回来洗澡,晚上学习时间7:40 -10:30,然后睡觉。我是上午效率最高的,下午其次,晚上由于脑袋运作了一天,晚上的效率也比较低一些。每天哪个时间段看哪个科目的书,我没有具体的安排,这方面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有研友是上午一门专业课,下午一门专业课,晚上二外和政治的。但我长期看一门课的书会看不进去,所以我是翻译每天1-2课,单词每天2个单元,报刊每天3-4篇,二外每天推进一课,政治每天一章这样推进的,看一门看不进时就换一门,换着看效率会高很多。

最后啰嗦几句,要是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时,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成功了,他们会觉得你真厉害吖,就算你没考上,他们也是议论议论就完事了,其中这个准备过程的艰辛只有自己清楚。另外我这里还有好多备考资料,包括视频、笔记、真题、电子版资料等等。大家有想要的可以下载high研app随时联系我,资料都是免费送给大家的,一定要记住坚持一下,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