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课堂教学实录

《一棵小桃树》课堂教学实录 一、了解自读学情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一棵小桃树》。 课前已经布置预习,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有一点就说一点。 我很希望你把这句话还原成很具体的文本内容,比如说什么物,什么思想? 生1:他通过描写小时候院子角落里无端长出来的一棵小桃树,表达了自己对奶奶的思念。

生2:从这篇文章中,我读懂了,不屈不挠的奋斗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师:读出了文章的精神、文章的内涵,说得好。请坐,多好!

生3:我读出了小桃树的那种精神。小桃树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后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小桃树的这种绽放,是它经过非常刻苦非常努力的,坚持不懈才开出花。尽管遭人唾弃,尽管被人讨厌,但它还是坚持开花。我读到了小桃树的这种热爱生活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格! 师:说得非常具体了。有小桃树的经历,而且包裹了小桃树的内在精神,非常好!我注意到男同学都没有举手过。我们班的男同学目前就像一棵棵小桃树!(鼓励男生)哦,这个男同学举手了,你来说!我就说嘛,是男孩子就一定敢把手举得高高的,来!

生4:我从这篇文章当中读出了,贾平凹从小桃树中悟出的人生启迪。他自己是出生在农村的,环境没有城里优越,但他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奋斗,最后获得成功。(掌声)

师:一言可以概括,你读出了作者?我?的经历。

师:你看,多了不起。(赞赏地)你们读出了小桃树的经历,又读出了?我?的经历,读出了小桃树的品质,还读出了对奶奶的思念。你们真会读书。还有没有男同学再来说一点?不同的感受,不能重复。有没有?(继续鼓励,呼唤)有没有?躲在最里面的男同学,你多像一颗角落里的小桃树!你来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

生5:这篇文章是贾平凹写的,小桃树像另一个他,其中包含了他的梦想! 师:你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不举手呢!(掌声)为什么要等我去找你呢? 二、关注课文旁批

师:再考虑一下,这篇文章是自读课文还是教读课文? 生自由:自读课文。 师: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生自由:星号。

师:除了星号之外,课文教材上面你是怎么看出来它是自读课的? 生6:课文旁边有批注。

师:对的。编者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批注?数数看。 生自由答:5个。

师:五个旁批,非常好,这是在提醒我们,自读的时候要学会看旁批。那么,同学们,五个旁批,一共提出了几个问题? 生自由:3个。

师:好,三个问题,不待肖老师说,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是哪个?(等待中)哪个问题是你自己会的?(有学生举手)来,你来说,这三个问题哪个问题你能回答?

生7:书中有一个旁批是?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作者说,他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去了城市,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自我的事业了,然后他就忘记了家里的这棵小桃树了。

师:作者离开了农村,去城市读书,创业,渐渐就忘记了那棵小桃树。你这个问题回答得好!老师就不再解释了。来,这位女同学,我觉得你一定能回答另一个问题。第几个问题你能回答?

生8:?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这里不仅仅是在写花,因为小桃树小时候是奶奶照料的,作者写小桃树,还是在写对奶奶的思念。

师:小桃树开花,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还有没有同学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说的?

生9:这篇文章也是一个追梦的主题。?蓄着我的梦?,不仅仅是写小桃树,还写了作者对梦想的追求。小桃树开花,是作者在执着地追求梦想。作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追求梦想的曙光。(掌声) 师:了不得!批注中还有一个问题,一起来把最后一个问题读读。 生齐读:?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师:文章最后,小桃树在风雨中开花的那一刹那,?我?的情感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吗?读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不多,都是若有所思)没关系的,没读出来我们就再好好读读。这个问题看来有点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好,放下手。 三、品读?没出息?的小桃树 师:接下来再看,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第几个? 生齐:第二个!

师:第二个旁注告诉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师:反复出现的细节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要仔细去体会。这就是阅读这类散文要特别注意的。那么,编者说,反复出现了?没出息?的小桃树。按照旁注的内容,应该指向第四自然段。我们就来反复地读读这段话,仔细去体会。一起来读,?秋天过去了?,预备起——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师:这段话里就包含着作者对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姿态的描写。我们请一个同学读一读描写小桃树样子的句子。这位同学,你来读。

生10读: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师:她找得很准。我们可以再加上几句。?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再读读。

师领读: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

生齐读: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师:想想,这段描写中哪个词最能写出小桃树的?没出息??你来说——

生11:从?委屈?这个词可以看出。(读)它长得很委屈。(很多同学都点头) 师:哦,它长得很委屈,大家都认为是这个词。考虑一下,贾平凹先生说这棵树长得很委屈,是想说这棵树长得—— 生12:这棵树长得很丑。(教师点头)

师:你也来说说看,树长得很委屈,是说树长得—— 生13:长得很不健康,很不正常。

师:有道理!你说说看,很委屈是说这个树长得—— 生14:长得很瘦弱。

师:这棵树特别瘦弱,所以它长得很委屈。你看,这棵树长得很丑,长得不健康,不自然,长得很瘦弱。可贾平凹先生有没有用?瘦弱??很丑?来说呢?唉,没有说!他用了哪个词? (生自由答,委屈)

师:委屈!这个词,平时我们会不会这么用? 生齐:不会。

师:这个人长得很委屈。你会不会这样用呢? (生摇头,笑)

师:可是,细细一品,竟然觉得这?委屈?里深意无穷。陌生化的词语运用有助于表情达意(强调两遍!学生听得认真)高手用词就是不一样。这句话,这个?委屈?,我们把它记在心里面去,再读读。?它长得很委屈?,预备起—— 生齐读:它长得很委屈。

师:除了这个词可以看出它长得?没出息?,还有哪些词可以看出? 生15: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师:这么长的一个句子,你能说出最重要的词吗? 生15:瘦瘦的。

师:哦,你现在找对了。你看,?瘦瘦的?,还有呢?你既然找到了?瘦瘦的?,一定会把后面的那个词也找出来了。 生15:黄黄的。

师:好,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瘦瘦的,黄黄的。

师:瘦瘦的,黄黄的,怎么就?没出息?了?

生16:这样写小桃树长得很细,是不健康的那种。 师:我们讲一个人长得不健康,往往会用四个字—— 生齐:面黄肌瘦!

师:面黄肌瘦,所以你看,小桃树如果长得正常的话,就不该是瘦瘦的,黄黄的,就应该是什么的? 生自由答:强壮的。

师:壮壮的,不是黄黄的,应该是—— 生自由:绿绿的!

师:所以你看啊,贾平凹在写树的时候,其实就把它当做什么来写? 生齐:人! 师:这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观察来用词。这回我们又学会了写文章用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