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点
作者:张文轩
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11期
【摘 要】纪念性景观是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的延续,来回忆历史与传承历史的景观,是人类的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其规划布局的实质是空间的营造,合理的规划布局可以带来丰富的空间序列变化。一般情况下,空间的基本形态和空间序列变化是纪念性景观成败的关键。张自忠烈士陵园通过其独特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了一个供人们缅怀、回忆的场所,为精神的传达提供了媒介与载体。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张自忠烈士陵园;设计要点;规划布局;植物配置
引言 纪念景观是人类纪念行为或纪念本能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观赏者、事件景观以及物质景观的反复组合表达或传承最初的纪念意义。纪念性景观是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的延续,来回忆历史与传承历史的景观,是人类的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 1 背景资料
1.1 纪念性景观的概念
纪念性景观是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的延续,来回忆历史与传承历史的景观,是人类的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人们将其视为一种媒介场所,它包含着人类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人们通过它来对相对应历史、文化或者历史人物进行回忆与缅怀。纪念性景观包括 1.2 张自忠烈士陵园的概况 1.2.1 地理位置
张自忠烈士陵园,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梅花山。此处地处缙云山麓,距北碚城区约2公里,紧邻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沿天生路北行约300米便是西南大学六号门。 1.2.2 基本情况
陵园平面为长方形,地势整体上南高北低,占地面积约8亩,主入口两侧立有一对雄狮。一踏入陵园,便可以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牺牲之后,忠骸运至北碚下葬。解放后,政府将张自忠烈士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此后又多次进行扩建。 2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要点 2.1 合理的规划布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规划布局的实质是空间的营造,合理的规划布局可以带来丰富的空间序列变化。一般情况下,空间的基本形态和空间序列变化是纪念性景观成败的关键。 2.1.1 轴线式布局
一般情况下,轴线多为作为平面构图的核心,贯穿于场地的始终,所有的景观元素都按一定的序列关系布置在轴线两侧。纪念性景观都希望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对于想要营造严肃氛围的景观或者建筑,轴线式的布局,通常会在到达主体景观或主体建筑之前,依次布置若干引导性的景观或建筑,在引导视线的同时,力求引导游客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变化,最终达到情绪上的高潮。如南京中山陵经由牌坊、陵门、碑亭才达至终点—祭堂和墓室,极尽敬仰之情。 2.1.2 自由式布局
对于参观者来说,在纪念性景观之中获得心灵的感知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在参观过程中体味到休闲情趣,而自由式的布局相比之下更能满足这种要求。自由式的布局更能给人以丰富、变化之感,不至于迅速地产生审美疲劳。此时,纪念性景观的“纪念性”氛围无法依靠轴线营造,它更多地需要从每个景观元素的细部入手。 2.2 景观要素的细致刻画 2.2.1 地形要素
对于相对平坦的地形,垂直线性元素的突出,可以极为有效的吸引视线、凸显主体,同时以天空作为背景,形成虚实对比之感,视觉冲击力十足。比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对于坡地而言,逐步提升的地形,逐步抬高的场地更有利于我们营造敬仰的氛围。
2.2.2 植物种植
在中国文化中,植物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在陵园一类植物中,松柏的运用,极易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人们的怀念、敬仰之情。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