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抽检的检查程序,灵活开展互检活动。未经监理工程师对上到工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坚持上道工序服务于下道工序,上道工序未达标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严把工序质量关。

业主提供设备材料到场后,由监理单位部组织对其包装、名称、型号、规格、件数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施工项目部分类分批存放在材料和设备待检区,并对到货材料和设备进行登记建帐,填写“物资到货登记表”。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施工项目部有权拒绝接受。

本项目部自行采购设备、材料到场后,由施工项目部总工组织质检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质量验收,设备、材料质量验收完成后,由施工项目部填写“产品检验记录”,并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审表”及时向监理项目部进行材料设备进场报审,经监理项目部同意后,方可进入工程施工。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设备、材料,由施工项目部及时进行标识并单独隔离存放,施工项目部联系供货单位处理,运离施工现场。

严格执行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预检和复检制度,保证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坚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度,对工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制定纠正措施进行处理;对以往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方式,在项目部内部

进行层层交底,保证技术责任制的落实。

坚持工班日志填写制度和作业卡制度,工班日志详细记载当天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及相关施工人员,主要内容包括工序施工流程、工艺标准、技术标准和质量通病控制方式等。

推行“首件达标,样板引路”制,在检验批工程开工前,统一工艺和质量标准,做出样板示范后,再全面推广。实现开工必优,全面质量控制的目标。

质量和效益挂钩制度

本项目部将把项目部人员的收益和工程的质量考核直接挂钩,作业队的人员的收益将和作业项目的质量状况直接挂钩,通过质量经济考核来加强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坚持工程质量事故申报制度,在施工中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按照质量事故处理办法逐级上报,对一般质量事故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有关人员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方案,并及时组织实施,安质人员进行质量跟踪验证并记录,对大、重大质量事故,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并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置方案,对质量事故有关责任人按照本投标人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对质量事故总结教训制定措施。质量事故申报流程图见图5-2-1:

对工序进行检查 发现质量问题 报总工程师 大、重大事故 报项目经理 一般事故 报监理工程师 组织技术、安质分析事故原因 研究整改方案 落实整改情况 报业主 报本投标人安质部 组织相关单位分析事故原因 研究整改方案和处理措施 落实整改情况 结束、记录结果 结束、记录结果 图5-2-1质量事故申报流程图

落实工程防护制度,对已完工的工程和已安装的设备,在验交前保证其完好状态。

5.3 教育保证措施

5.3.1 质量教育培训计划

主管副经理组织制定本工程全部质量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师资、培训要求及目标、教材、考核方式、主办单位、负责人、所需费用等内容。根据此计划,各作业队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报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质量培训计划的制定应根据现场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结合相关人员的现状进行。

5.3.2 质量教育培训层次

质量教育培训分三个层次进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质量业务管理知识,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施工合同、协议中的质量条款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专业知识,质量保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