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及译文)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 (4)及下船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4.填空和简答。(5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1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 【答案】1.(4分)(1)比高 (2)看到 (3)全,部(4)到,等到 每空1分。2.(2分)A3.(4分)(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2分,每小句1分)(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2分)“焉”1分,解释为“哪里”也算对;语义连贯1分。4.(5分)(1)厌弃尘俗,向往自然。(2分)“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2)示例:湖山夜雪(1分)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3)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2分)每点l分。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1

21与朱元思书

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2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吴均)

【注】⑴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⑵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⑸限日:遮挡住阳光。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⑺ 唳:鸣叫。⑻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⑼绵绵:形容声调悠长。⑽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⑾葺宇:建屋舍。葺,修建。 ⑿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⒀于斯:在这儿,指石门山。⒁办,具备。 ⒂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猛浪若奔 ( ) (2)猿则百叫无绝( ) ..

(3)窥谷忘反( ) (4)岂徒语哉(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甲文是 (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乙文是 。(4分)

4.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4分)

5.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 。(2分)

6.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7.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4分)

参考答案:

1.(4分)(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⑷空(各占1分)

2.(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2)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

3.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4.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些句子都是从侧面 写出了水的清澈,同时也写出了鱼的可爱,让人流连忘返。

5.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6.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7.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乙文:《与顾章书》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练习 一.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加点的词。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有时见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横柯上蔽负势竞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

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 (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4.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2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

(参考答案]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

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二.对比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回答6-11题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见日。 6.解释加点的词语。 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泠泠作响() 7.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顺序来写的。 8.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9.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

10.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

11.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方?简要回答。 答案:夏、春、冬、秋(或季节);先总后分(或总分)

2.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3.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5.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在富阳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

——《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猛浪若奔() (2)略无阙处 ()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富阳至桐庐 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D.隐天蔽日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