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模拟卷及答案

D、利用药品对某种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或干预的措施

2、成本-效果分析法常用的评价指标表达准确的是ABD A、效果 / 成本

B、效果-成本比或成本-效果比

C、每一货币单位(每花费一元钱)所产生的货币化收益 D、E / C

3、下列哪一些指标是成本-效用分析法收益计量采用的合成指标BC A、死亡率 B、生活质量调整年(QALY) C、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 D、治愈率

4、直接医疗成本指的是ABC A、与医药产品直接相关的固定成本 B、与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变动成本

C、费用可直接计入相应的医药产品或医疗服务项目中的成本 D、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一定方法分摊计入各种相关服务项目的成本

5、治疗周期成本是指ABCD

A、从患病直至完全治愈达到预期治疗目标而结束治疗所持续的整个期间内,为治愈、缓解或控制疾病所付出的各项成本或代价的总和

B、包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预防、诊断或治疗而致的风险、痛苦、不适等无形成本 C、患病采取应有的治疗而需要付出的资源消耗和代价

D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生型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寿命可持续时间内的治疗成本

6、、收益的识别一般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CD

A、效益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全面性

7、对效果指标的识别,要求指标具有ABC

A、特异性 B、灵敏性 C、数量化 D、同一性

6

8、在药物经济学中,项目敏感性分析中选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BCD A、效果和成本 B、概率值

C、效果的判断标准 D、贴现率

9、试验效应是根据观察指标来表达的, 观察指标是关系到研究成败的关键,必 须达到的要求有ABCD

A、指标的非关联性 B、指标的精确性 C、指标的重现性 D、指标的特异性

10、药物经济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BCD A、设计或指定分组 B、设立适当对照 C、考虑好统计分析方法 D、决定样本大小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1、药物经济学研究就是为了追求药物资源的最大节约 ( ,× )

2狭义药物经济学主要表现为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

3、资金时间价值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可以直接加和或比较 (,× ) 4、成本效益比指标只可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 (,× ) 5、间接医疗成本不可以按需要直接计入的成本。 (√ )

6、当备选方案的治疗周期大于半年时,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 7、当无形资本为非主要成本或非特别关注成本时,可忽略不计( √)

8、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可分为三部分:临床效果评价指标、费用评价指标、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 )

7

9、质量调整生命年指标主要考虑人的寿命长短,适当考虑生存质量。(,× ) 10、一般,我们将效用值设定在0和1之间,功能完全丧失(死亡)的效用值为0,完全健康者的效用值为1(√ )

四、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增量分析法用于效果-成本比指标的步骤和判别标准是什么? 答:增量分析法用于效果-成本比指标的步骤和判别标准主要有:

第一,将备选方案按成本额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序;

第二, 求算成本额较小方案的效果-成本比,判断经济性,E / C ? 1,可判断该方案是经济的。

第三, 求算备选方案中成本额较高的方案与该方案之间的增量效果-成本比,如果增量效果-成本比大于或等于基准效果-成本比(?B/?C? 1),则表明用增量成本所换取的增量效果是经济的,此时,可剔除较小成本额方案,保留较大成本额方案。接着用保留的较优方案与剩余方案依次类似比较,最终保留下来的方案就是最经济的方案。

2、效益指标可分成几类?每一类的含义是什么?

答:效益指标可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无形效益指标三类。

直接效益 实施某个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和健康的改善及生命的延长,这种比原来节省的支出和消耗就是该方案的直接收益。

间接效益 是指实行某项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减少的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 无形效益 是指某项药物治疗方案减轻或避免了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康复后带来的舒适等。

8

3、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遇到哪些情况时应设立适当的对照?

答: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遇到下述情况时应设立适当的对照:

①对会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如感冒、腰背扭伤等)进行防治效果研究时,要注意设对照;

②对有季节性变化的慢性病进行防治效果研究时,要注意设对照;

③使用主观性较大的指标研究防治疾病的效果时,不论是根据病人的感觉还是根据医生的印象作指标,都要特别重视设对照的作用

五、计算分析题(共20分)

1、某地区大肠癌防治项目的实施,需要投入资金50万元,预计可避免250人发病。如果250人发病,由此造成的治疗费用约200万元。判断此大肠癌防治项目的经济性。(6分)

1、请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国产干扰素(赛若金)

9

组和进口干扰素(罗扰素)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备选治疗方法:赛若金组(A组):赛若金 (深圳科兴)每次300U肌内注射,第一个月每日1次,每次,第二、三个月隔日1次,赛若金总量60支。罗扰素组(B组):罗扰素(瑞士罗氏)剂量、方法、疗程、总量同赛若金组。

两个备选治疗方案效果衡量指标: HBeAg转阴率。

两个备选治疗方案效果:(A组)HBeAg转阴率66.29%。(B组)HBeAg转阴率70.52%。 两个备选治疗方案成本的确定:所有费用均按2004年1月的价格计算。 赛若金(深圳科兴)300U每瓶78.4元,罗扰素(瑞士罗氏)300U每瓶253.0元。 1)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直接药物成本 2)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 3)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4)作出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论

解:该大肠癌防治项目的收益、成本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其经济性可用效益-成本比指标进行评价,即

B / C = 250 / 50 = 5

因为B / C > 1,表明该大肠癌防治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实施该项目是经济的。

2、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8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国产干扰素(赛若金)组和进口干扰素(罗扰素)组进行药物治疗,,请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分析下列问题,对两个治疗方案做出药物经济性评价。(14分) 1)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直接药物成本 2)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 3)请计算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4)试作出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论 计算分析如下:

1)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直接药物成本: (A组) 规格 300U/每支 单价(元) 用药总量(支) 直接药物成本(元) 78.4 60 4704.0 10

(B组)

300U/每支 253.0 60 15180.0 2)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 (A组) (B组) 15180.0 70.52 215.26 直接药物成本(元) 4704.0 HBeAg转阴率% 成本-效果比C/E

3)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直接药物成本(元) HBeAg转阴率% 增量成本 增量效果 增量成本-效果比?C/?E(元/1% (A组) 4704.0 66.29 — — — 66.29 70.96 (B组) 15180.0 70.52 10476 1.29 8120. 4)作出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论

根据两个备选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可以得出赛若金治疗方案(A组)经济性好于罗扰素治疗方案(B组)。

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