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中国近代戏曲研究的开创者 - 森槐南(上)

一时期最为热衷的事情。《新文诗》载森槐南《读水浒传有感》

以上所录是笔者搜检所得的森槐南在当时已经刊出的与戏曲相关的文字。他所读戏曲当然并不止于此。此外,他旧藏书,一部分附有题识,可能也是出于这一段时间。即前文所举《题蒋苕生〈空谷香〉传奇后》,即题于所藏《藏园九种曲》(今藏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中《空谷香》剧后;又《香祖楼》《雪中人》卷末所题,当亦出同一时期。《香祖楼》卷末题曰:

宛转酸辛,是蒋苕生独擅技俩。元人有此芳腻,而无此奇艳。末折情转,棒头一喝,醒痴人之梦,亦不为少。呜乎妙矣。乃题一绝于其后云:一桁春帘不下钩,湘花湘草暗生愁。灵均自是锁魂种,别有凄凉香祖楼。 槐南人森泰题。 森槐南题《香祖楼》卷末 《雪中人》则录有清人词:

问谁能拔山超海?巧从万里移置。英雄举动原殊俗,何况感恩知己。一峰丈二,但抵得寻常投报,琼瑶自试。追往事,是大师宴开、孝廉船到,锡以绉云字。 根频徙,新主更番换几?如今仍属名士。分明罗绮,平难熨,石也俨然,云矣尤可喜。喜画卷诗篇、与名长留世,风流相继。纵然彭泽曾眠,襄阳欲拜,未许等闲拟。录武进赵味辛司马题绉云石图买陂塘一阙以换题后。大来生。

此外,其旧藏明版《元曲选》残本(存二十二册四十四种,今藏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梧桐雨》杂剧上亦有题识: 惊梧秋坠空阶雨,淋零似按销魂谱。萧斋萧瑟夜无人,残漏沉沉茕独语。庭阴风黑吹虚棂,古龛罩影灯青荧。一卷哀词不堪注,老蟾垂泣珠晶晶。记曾相倚银河夕,云中乌鹊渺无迹。冰壶濯魄歌霓裳,疏篱秋入花痕碧。当时私语梦惊猜,连理枝寒鼙鼓来。杀声动地阴云愁,马嵬狼藉寺门秋。无情三尺路傍土,君啼臣吼魂啾啾。宫娥零落吊采少,不闻白发谈天宝。蔓草吹烟南内荒,张徽一曲传教坊。梦中秋老响梧叶,雨淋愁绝唐明皇。 雨窗无聊读梧桐雨杂剧。槐内森大来题。

森槐南题《梧桐雨》题识森槐南的诗集《槐南集》二十八卷,系其生前编定,1912年出版。未收早年之作。此咏《梧桐雨》诗未收入,可知亦为早年所题。槐南二十二岁时所作《夏初杂吟》有句谓“少时惯是读香奁,余绪更将词谱拈”。事实上,年方弱冠的森槐南,不仅精熟于诗词,而且填词谱曲。所读戏曲,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空谷香》(《藏园九种曲》)等,以及《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

阅读中国传奇小说,是江户时代汉学者及汉学爱好者的爱好之一。但用汉文撰写中国的传奇戏曲,则以往甚为罕见。在明治时期,森槐南的所为,更是一个特例。阅读中国传奇小

说,对于日本人来说,困难之处,在于其中的虚词及俗语词汇,往往识其字而不解其意。森槐南却通过广泛的阅读,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创作的两个剧本,被行家认为熟练地运用虚词而无差讹,由此也可见其汉文素养。江户时代人们对中国小说戏曲的了解,还只是一种爱好,但在明治时期,随着对西方文化学术的接受,这种素养却为未接受正规学术训练的森槐南,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门户。也就是说,森槐南对戏曲小说的广泛阅读,作汉吟词,用汉文撰剧填词,这为后日他在东京专门学校讲授词曲、撰写有关戏曲小说专题论文,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明治十七至二十二年六年间(1884~1889),未见到森槐南题咏戏曲之作。但此前他的传奇创作与许多题咏戏曲之作,在汉学者中间确立了传奇戏曲的行家的声誉。同时,随着他的汉诗文创作走向成熟,也确立了他在汉诗坛的地位,并且建立“森门”,开始带年岁与自己相差不大的弟子了。1889年森春涛去世,年未及而立的森槐南,理所当然地成为东京汉诗坛的领军人物。在此期间,森槐南主要是对他人的戏曲阅读发生了影响。

明治十七年(1884),古梅仙史在《新文诗集》第二十八集刊出《读西厢记》诗一首:“泥梨绮阵岂须论,可见真情是夙根。春月珠帘花影动,最忠厚士最消魂。”诗后有森槐南的评论,称:“《西厢》一书,能长人情思。盖言情之真也。惟情

真,斯为真忠厚。先生观其微矣。若夫微之会真,自矫其情,负心薄幸,以为善补过,则颇伤忠厚,是情天之罪人耳,自当别论。”这可以说是明治时期最早的《西厢记》评论。 明治二十年(1887)四月,高野竹隐在《新新文诗》第二十三集上刊出《论词绝句》五首。第五首咏清蒋士铨的《冬青树》,诗曰:

当年如意碎西台,谁向苍烟截笛材。明月无声秋入破,夜凉制曲独徘徊。

竹隐名清雄,名古屋人。明治十五年(1862)赴东京,其诗歌才华惊倒东京诗坛。次年经永阪石埭介绍与森槐南相识,交往密切,两人并以词作竞胜。故咏《冬青树》一词,也可能是受森槐南影响的结果。森槐南早年的一些弟子,年龄只比他小几岁,在他的影响下,也热衷于阅读戏曲,收集、抄录戏曲,并加以题咏。

如森川竹蹊(1869~1917),名键藏,字云卿,别号鬓丝禅侣,东京人。出于下幕府旧臣总国生实藩主森川氏一族,不仅有豪华的邸宅,而且有采邑领地。家富藏书,既有汉学书籍,亦多洋学书籍,进过外语学校,能事译述。明治二十一年(1888)入森槐南门下。1889年,他在读蒋士铨《一片石》后作了如下一阕词:

一碧无情江水老,二百年来,呜咽残碑绕。落日孤村无数草,贤妃遗迹人知少。 梦里香魂环佩杳,词客追寻,墟落萧

条道。一片石头磨不了,重将当日忠贞表。

他在1892年前后,更撰有《雨夜读牡丹亭传奇》七律三首: 幽窗寂寞雨霖铃,独自凄凉不可听。风树如秋情易黯,寒床似水酒初醒。今宵有泪春千里,昨夜无花月半庭。好把伤心拌一卷,挑灯静读牡丹亭。

幽会霎时魂忽惊,当时人月不双清。梅花观里佩环响,芍药栏边钗钏声。缘梦绸缪缘梦死,为情颠倒为情生。几经恶劫终成美,方信天还例惜盈。

千古伤心杜丽娘,半生薄福梦梅郎。花魂不恨三年土,月色应回两处肠。我辈钟情看不耐,此时愁绪为谁长。无端掩卷又无语,更漏沉沉残篆香。[9]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竹蹊亲手录有《琵琶记》,森槐南为之题《金缕曲·题森川竹蹊手誊琵琶记后》,谓:“一部《琵琶记》,说什么微辞轻薄,借讽王四,兴到偶然无不有。便道旁嘲隐指,是尔我不平之事。花月风流闲笔墨,笑诗人都似深文吏。如此者,太多矣。 阿谁为写乌丝字,绝伤心中郎际遇、五娘悲思。无可奈何三不从,此亦人间世耳,任射尽酸风眸子。解识填词风教补,算夫君高则诚知己。叹若辈,谩讥刺。”[10]森槐南自己也和夫人、弟子一起抄录戏曲。如经久保天随收藏,今归台湾大学的《尤西堂杂剧五种》,其函封有上村卖剑题签:“尤西堂杂剧五种,森槐南、湘秋夫人、森川竹蹊写,天随施点补订,卖剑题签。”此书初录时间当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