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钢筋安全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 施工部位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辽宁国际建设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 基础、主体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内容 喀左·水木清华 1#~9#、11#,SW1~4#楼 钢筋工程 交底内容: 一、材料检验 材料进入现场后,由材料员、质检员、施工员、试验员进行内部验收、检验、核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及标识,检查外观质量及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随货的技术文件与实物是否相符。一旦发现材料有明显的外观缺陷或与要求的规格、型号、数量及标识不符,应立即上报有关人员按不合格品处理。由项目资料员做好相关记录。内部验收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向监理、业主报验,进行现场实际取样,同一生产厂,同一等级规格,同一批号每60吨为一批,不足者亦为一批,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经复试合格后,将复试报告交与监理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本工程设计抗震等级为四级,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剪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产品质量合格证验证 合格证原则上均采用原件,若为复印件必须在复印件上加盖经销商的红色印章并由材料员注明合格证原件存放何处。 合格证应有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牌号、技术参数;生产批号、制造标准、出厂时间;生产厂名称、地址与厂印及生产许可证编号;具有检验人员与检验单位证章;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产品验证合格后,资料员将材料合格证提交试验员并做好登记。材料员对产品技术文书的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3、钢筋的储存 经复试合格的钢筋方可进场,堆放至钢筋场地。进场钢筋根据钢筋的牌号、规格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0mm间距2米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阴雨天采取五彩布或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钢筋生锈。 根据《物资控制程序》做好钢筋的物料标识;未加工的钢筋根据生产厂家、品种、数量、规格、检验状态,加工好的钢筋根据使用部位和时间挂牌标识。 二、钢筋的制作、安装 1、钢筋加工制作 (1)钢筋半成品要做到精确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标准图集11G101-1~3进行制作。 根据图纸尺寸计算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①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 (除图中注明外,保护层为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且受力纵筋的保护层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②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钩增加长度 ——其中算式内的各项按图纸和规范记取。 (2)钢筋放样 钢筋放样时,必须要注意钢筋接头位置的正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钢筋放样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钢筋工长利用软件进行整体钢筋翻样,填报放样单审核无误后,才能将放样单交与现场工人加工。 现场加工时,检查机械、线路等正常、安全之后,再开始下料。 (3)加工好的钢筋,按规格分类堆放,底部用木方垫起,并挂标识牌,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及使用部位。必要时也要注明操作者及操作时间等。 2、钢筋绑扎 (1)基础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基础钢筋绑扎柱插筋 a、绑筋前应先把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然后弹好基础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同时弹好柱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b、绑扎钢筋时,有抗震要求的构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c、绑好钢筋后,将柱、剪力墙插筋摆放到位,并绑扎5道箍筋以固定柱受力钢筋的相对位置,然后搭设钢管脚手架以固定。见下图(一): 柱插筋钢管待浇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 (图一) (图二) 柱插筋50板基础垫层 d.柱、剪力墙基础插筋,插至基础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锚固长度应≧0.6LabE,下部做平直长度15d直角弯钩。柱在基础内插筋部位箍筋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封闭箍筋,剪力墙水平钢筋在基础内插筋部位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筋。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e.钢筋连接:相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受压区不宜大于50%; 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2)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拉筋)(绑梁板筋) 布卡位钢筋 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施工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500mm布设一道卡位钢筋如(图二)所示,在浇筑板砼之前套上上层卡位钢筋。 1柱子竖向主筋直径大于C16(包括C16)的螺纹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连接,其他均采 ○用绑扎搭接连接。柱截面变径时,上柱钢筋锚入下层柱内1.2LaE。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 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10倍。 ②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竖向钢筋,在绑扎柱子箍筋时,不允许后箍,以免使钢筋保护层变大。 ③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滑石笔划箍筋间距线。 ④绑扎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绑扎箍筋时,铁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且扎丝尾要朝向柱子内部。 ⑤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采用成品塑料垫块作为保护层支架,根据不同钢筋直径从市场购买成品,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把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1000 mm,并用扎丝将开口扎死。 ⑥为避免竖向钢筋在前一施工层砼浇筑时被污染,在砼浇筑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护,并对不可避免的污染处,人工用钢丝刷进行刷干净。 ⑦每次板筋绑扎完毕后,在柱筋上除套上卡位筋外,把柱筋与梁钢筋绑扎定位,防止柱主筋偏位。 (3)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并凿毛墙根混凝土焊钢筋定位架(梯子筋)立竖筋绑扎连接划水平筋间距绑扎横竖钢筋绑扎拉结筋绑扎定位架(梯子筋) 1)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并凿毛墙根混凝土。如果偏位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一般处理方法是移位小于或等于30mm时,可采取按1:6的比例弯折进行搭接,错位大于30mm时,凿去下部部分砼进行加筋焊接处理,焊缝及锚固长度按规范的规定。 钢筋弯折的如(图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