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行原理题

9. 稳定盘旋阶段中进动作用会如何表现?

稳定盘旋中,飞机保持恒定的旋转角速度,进动作用较明显。在向右的盘旋中,进动作用使机头垂直下移,产生外侧滑,增大坡度。因此,飞行员应多回一些舵。向左盘旋则相反。

起飞和着陆

单选

在强顺侧风的条件下滑行时,驾驶盘应操纵到什么位置

A:风从哪边吹来,就向哪边的反方向压盘 B:风从哪边吹来,就向哪边压盘 C:中立位 D:不能确定 B

2. 前三点式飞机和后三点式飞机在滑行时,哪一个具有自动方向保持能力 A:后三点 B:前三点 C:均有 D:均没有 B

3. 起飞滑跑中飞机的加速力随速度增加而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A

4. 起飞离地后上升到15米(50英尺)时飞机的速度不小于,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安全(机动)裕度 A:抬前轮速度 B:起飞安全速度 C:起飞决断速度 D:最小离地速度 B

5. 起飞距离是

A: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速度不小于起飞安全速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B:从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所经过的距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15米(5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

D:从速度为0开始加速滑跑到飞机离地上升到30米(100英尺)所经过的距离 A

6. 起飞重量越大,起飞距离 A:越短 B:越长

C:与起飞重量无关

D:有关系,但不能确定 B

7. 逆风起飞可使起飞滑跑距离,离地速度(表速) A:减小、不变 B:增加、减小 C:减小、减小 D:不变、减小 A

8. 起飞中使用的襟翼在允许的范围内,偏度越大,所需跑道长度 A:越长 B:越短

C:与襟翼无关 D:不能确定 B

9. 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一般比起飞时使用的襟翼偏度 A:大 B:小 C:不一定 D:一样 A

10. 在高温高原机场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14. 飞机降落前,进入四转弯越早,则改出度越大,易使 四转弯时的下滑角比正常情况下 A:进近中飞机不易下降高度 A:小 B:相同表速的真速小,飞机易失速 B:大 C:复飞爬升梯度过小,不利于飞行安全 C:相等 D:没有影响 D:无法确定 C B 11. 顺风起飞,飞机加速到抬前轮速度的距15. 降落时,因飞机过跑道头的速度较大,离会 飞机将越过预定接地点接地,形成 A:增加 A:目测近 B:减小 B:目测远 C:不变 C:目测低 D:以上都不对 D:目测高 A D 12. 飞机在侧风中起飞滑跑时,为了保持滑16. 相同情况下,飞机放襟翼的着陆距离比跑方向不受风的影响,应当 不放襟翼着陆的距离 A:压上风盘,抵上风舵 A:长 B:压下风盘,抵下风舵 B:短 C:压上风盘,抵下风舵 C:相等 D:压下风盘,抵上风舵 D:以上均有可能 C B 13. 在一条比正常跑道窄的跑道上着陆时,17. 相同情况下,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的距由于目视错觉,飞机将显得 离比普通机场的起飞距离 A:高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低于正常高度的A:短 进近和拉平低 B:长 B:高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高于正常高度的C:相等 进近 D:可能短也可能长 C:低于实际高度,结果导致高于正常高度的 B 进近

D:没有影响 A 简答

1. 解释下列术语(1)抬前轮速度(VR) (2)起飞安全速度(V2) (3)起飞滑跑距离 (4)起飞距离

(1)起飞滑跑中飞机开始抬前轮的速度 (2)飞机达到高于起飞表面50英尺时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 (3)飞机从开始滑跑至离地之间的距离 (4)飞机从开始滑跑至离地上升至50英尺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2. 请说明起飞过程中飞机各力及力距的变化及操纵原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起飞分起飞滑跑、抬前轮离地和初始上升三个阶段 1)起飞滑跑中,随速度增大,拉力减小,气动阻力增大,摩擦阻力减小,总阻力增大,故加速力减小,加速度减小。为使飞机尽快增速,应对准跑道,连续而快速地加满油门,然后松刹车开始滑跑,同时注意修正螺旋桨的副作用,保持好滑跑方向。 2)为缩短滑跑距离,当速度增大至抬前轮速度,应柔和一致的向后带杆抬起前轮;抬轮过程中,迎角增大,升力增大,飞机有继续上仰趋势,应注意提前稳杆,以使飞机稳定在规定的离地姿态上。当飞机增速至离地速度时,升力大于重力,飞机自行离地;离地后,机轮摩擦力消失,地面效应减弱,机头有上仰趋势,应向前迎杆以保持俯仰姿态。 3)离地后,保持规定姿态,在剩余拉力的作用下,飞机在上升的同时继续增速,在50英尺处增速至大于起飞安全速度,至此起飞结束。

3. 解释下列术语(1)着陆参考速度(VREF) (2)着陆滑跑距离 (3)着陆距离 (1)着陆参考速度是根据飞机着陆时应保留的安全余量而确定的一个速度,其大小为着陆构形失速速度的1 .3倍。(2)飞机从接地到滑跑停止所经过的距离(3)从高于跑道表面50英尺高度开始,下降接地滑跑直至完全停止运动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4. 着陆中常见偏差与修正方法 着陆常见偏差有:拉高(低)、拉飘和跳跃修正方法: 1)拉高(拉低) 拉杆的份量和快慢必须与飞机当时离地的高度、下沉的快慢和飞机的姿态相适应。 如果在2米以上高度形成平飘,且速度小,未能及时修正时,应及时果断复飞。若拉低应适当增大拉杆量,避免飞机重接地。 2)拉飘 ①如飘起高度不高,应稳住杆,待飞机下沉时,及时带杆。 ②如飘起高度较高,应及时顶杆制止上飘;待飞机下沉时,根据下沉快慢,及时适量拉杆。③飘起高度超过2米时,应看好地面果断复飞。 3)跳跃修正方法同拉飘

5. 着陆特别是侧风情况下着陆时,力和力矩的变化及相关操纵原理。

小型飞机的着陆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下降、拉平、接地和着陆滑跑。在五边后段,保持下降角3度和五边下降速度VTGT下降,进入跑道前减速,使飞机以50英尺高度和速度VREF过跑道头,然后继续下降至拉开始高度。拉平是飞行员在规定高度开始拉杆并收油门,使飞机逐渐退出下降角,形成接地姿态,并减速至接地速度的曲线运动过程。拉平中,飞机俯仰姿态和迎角逐渐增大,下降角逐渐减小,飞机的速度和下降率也不断减小。在拉平中根据目测柔和均匀地收油门,最迟在接地前,把油门收完。飞机在接地前的机头有下俯趋势。这是因为在接地前的下沉过程中,迎角增大,俯仰稳定力矩将使机头下俯,另外,地面效应增强,也使机头下俯。故在接地过程,还要继续向后带杆,才能保持所需接地姿态。飞机两点接地后,应带住杆保持两点滑跑,待升力减小,机头自然下沉接地后,松杆过中立,随即柔和使用刹车减速,同时注意用舵保持方向。 如果五边使用航向法修正,

6. 目测原理与修正方法。

目测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下滑点,保持规定的下滑角,保持规定的下滑速度,以及正确掌握收完油门的时机。 1)修正下滑点如发现飞机没有向正常下滑点下降,则应改变飞机的下滑角,重新对准下降点。 2)修正下滑角在下滑点正确的前提下,下滑角出现偏差时,需要用杆和油门进行修正,使飞机的高距比恢复正常,然后再让飞机对准正常下滑点下降。 3)修正下滑速度下滑速度不正确的原因有二:一是下滑角不适当;一是油门不合适。修正下滑速度,应首先保持好规定的下滑点和下滑角,然后检查下滑速度。不论目测高、低,都可操纵驾驶杆和油门,改变下滑角和下滑速度进行修正。驾驶杆和油门的配合使用,是修正目测高低最主要而常用的方法。此外,其他方法如侧滑下降等也可以改变飞机的下滑角,因而也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能修正目测的高低。

7. 区分短道面与软道面上的起飞着陆特点。

短跑道上起飞的特点:应注意对姿态、速度、轨迹等飞行状态参数的准确控制,要求飞机发挥其最大性能,尽可能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此外,还需考虑飞机起飞后能否安全越障。软道面上的起飞着陆特点:摩擦力大,起飞滑跑增速慢,着陆滑跑减速快;滑跑方向不易保持。

8. 说明停车迫降时飞机的性能变化。

1)没有顺桨装置的小型飞机,停车后阻力增大,应将变距杆拉至最后。 2)一般使用Vmd以使下滑距离最长。 3)发动机停车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4)放下襟翼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5)放下起落架后,最大升阻比减小,对应的Vmd减小。 6)如果可能,应尽量选择逆风方向迫降。 7)停车下滑转弯时,坡度大,飞机损失的高度就大,飞机的失速速度也越大。

特殊飞行

单选

1.飞机失速的原因是 A: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 B:飞机速度太大 C:飞机速度太小 D:飞机掉高度 A

2. 对飞机失速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载荷因数的变化 B:空气密度的变化 C:飞行高度的变化 D:空气温度的变化 A

3. 飞机的重心靠前,失速速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受影响 D:不一定 A

4. 飞机发生螺旋现象的原因是 A:飞机失速后机翼自转 B:飞行员压盘过多 C:飞行员蹬舵不当 D:飞机失速后掉高度 A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 飞机发生螺旋后,最有效的制止方法是 A:立即加大油门增速 B:立即推杆到底改出失速

C:立即向螺旋反方向蹬舵到底制止滚转 D:立即拉杆增大高度 C

6. 飞行中遇颠簸,如果飞行速度过小将可能使

A:过载过大 B:迎角过大 C:升力过大 D:拉力过大 B

7. 一飞机正在飞入据报告有严重晴空颠簸的空域。当进入该晴空颠簸前沿时,应采用什么样的恰当措施

A:以机动飞机速度作缓慢爬升或下降 B:保持高度和空速

C:将空速调至适合在颠簸气流中飞行的速度

D:不需采用特别的措施 C

8. 飞机积有冰(雪、霜),失速速度 A:减小

B:保持不变 B:前机落地点之前 C:增大 C:前机落地点之后 D:先增后减 D:没有影响 C B

9. 飞机着陆遇到顺风切变,飞机的高度会 12. 机动速度(VA)是 A:突然降低 A:飞机作机动飞行时应保持的速度 B:突然增加 B:飞行员可以充分使用操纵动作的最大速C:不受影响 度 D:以上都不对 C:引起飞机应力过度的速度 A D:获得最大升阻比的速度 B 10. 飞机的尾流要完全消散约需 A:5分钟 13. VFE定义为 B:2分钟 A:设计放襟翼的飞行速度 C:7分钟 B:襟翼在放下位时的最大飞行速度 D:10分钟 C:襟翼收上的最小速度 A D:收放襟翼时的飞行速度 B 11. 小飞机在落地时,为了避免进入前机尾流,接地点应该选在 A:前机落地点 简答

1. 解释失速速度(VS)的定义。

飞机刚进入失速时的速度,称为失速速度。 2. 飞机的失速是如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飞机的迎角超过临界迎角时,气流就不再平滑地流过机翼的上表面,而产生强烈的气流分离,由于气流分离而飞机产生气动抖动,同时由于升力的大量丧失和阻力的急剧增大,飞机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高度下降、机头下沉等,飞机不能保持正常的飞行,从而进入失速状态。 失速的根本原因在于飞机的迎角超过了临界迎角。

3. 飞机失速前后的主要现象有哪些?

失速前接近临界迎角时,飞机就会有抖动,驾驶盘和脚蹬也会有抖动现象。失速后,飞机仍然会抖动,同时由于升力的大量丧失和阻力的急剧增大,飞机还表现出飞行速度迅速降低、高度下降、机头下沉等现象。

4. 影响失速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飞机的重量、飞机的构形和过载。

5. 飞机进入失速后如何改出?

飞机的失速是由于迎角超过临界迎角。因此,不论在什么飞行状态,只要判明飞机进入了失速,都要及时向前推杆减小迎角,当飞机迎角减小到小于临界迎角后(一般以飞行速度大于1.3VS为准),柔和拉杆改出。在推杆减小迎角的同时,还应注意蹬平舵,以防止飞机产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