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委一号文件

聊城市委一号文件..

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意见 (2013年1月3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3]1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鲁发[2013]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市“三农”工作的任务目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任务。中发[2013]1号、鲁发[2013]1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I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三农”发展上来。

2012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突破116亿斤;农民收入实现“十连增”,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我市成功加入国家中原经济区,为聊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增收难、融资难、农产品流通难以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档次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上找出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作文章,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下功夫。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昀十八大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构建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力争实现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收入水平过万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加快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体系。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山东省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聊城项目区建

设,每个县(市区)建设3-5个万亩以上的高产方,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建设绿色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500万吨,保持全省领先的位置。加强畜牧、水产养殖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今年重点扶持15家国家级、52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努力建设生猪、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种动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力争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5个,新开发标准化生态鱼塘6000亩。建设生态林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桃杏核桃等六太生态林果生产基地,新建市级标准示范园5个,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

(二)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体系。发展壮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今年力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新增20家,达到470家,龙头企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

(三)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聊城农

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立足聊城,面向华北,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对全市现有131家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探索发展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期货等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完善以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一艾科有机农产品城为龙头,131家县(市区)中心交易市场为龙身,田边地头农产品集散地为龙尾,直连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四)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抓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构建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推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验,以县为单位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凡是注册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严品奖励5万元、注册一个国家级有机绿色商标奖励3万元,今年要新增“三品”认证品种60个以上,新增“三品”认证基地40万亩。 (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抓好10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2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大农业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力度,使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依托聊城大学、聊城农科院、冠丰集团等,搞好科技创新,着力突破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农作物品质等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继续抓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工程,每年培训农村科技带头人

2000人次,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

(六)加快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2013年力争让合作社覆盖每一个行政村。采取有利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跨区域、跨产业联合,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联社、行业协会、产品协会。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命名市级示范合作社100家。各县(市区)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6大产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阿县,到“十二五”束要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达到集约化、基地化水平,85%以上养殖能力达到规模化、园医化健康养殖水平,形成百亿元以上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其他县(市区)也要达到“三个一”: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有龙头企业带动、有专业市场支持、有较大种养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至少培育一个围绕农产品开展深加工的产业集群,建设一个包括科技推广、质量安全、运输物流、信息化等内容的农业发展服务体系。所有乡镇都要有万亩以上的园区化农业基地,有农产品加工或商贸物流集中区。

三、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