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注意要会举实例。 线段有两个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注意: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要会画图形。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1.点A在直线AB上(直线AB经过点A) 2.点P在直线AB外(直线AB不经过点P)
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第二章 有理数
正负数概念: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大于0的为正数,小于0
的为负数。就相当于100分的试卷,60分是判断是否及格的标准,大于60分为及格,小于60为不及格,区别在于60分也是及格分数,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例:向东走2米记为2米,向西走2米则记为-2米,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数学题切忌丢掉单位!在这个实例中的单位就是“米”。
有理数概念: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
理数。()
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作用是所有的有理
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但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个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相反数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 点对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也就是说绝对值为非负数!)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
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根据加法交换律的法则可知,
-a-b=-(a+b),-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4、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bc) 5、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a÷b=a·b(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数学中的“幂”,是字面意思的引申,“幂”原指盖东西布巾,数学中“幂”是乘方的结果,.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n-1。
近似数: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注意复习) 如1.08亿精确到百万位(8是四舍五入得到的,它在百万位上)8.023精确到千分位。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者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 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这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ax+bx=(a+b)x,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含有字母的除法通常写成分数的形式。
在某一问题中,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在同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能随之确定一个y值,我们就把y叫做x的函数,其中x叫做自变量。如果自变量x取a时,y的值是b,就把b叫做x=a时的函数值。
第六章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只含有加、减、乘、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单项式的概念:不含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都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把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要乘哪个数,括号内的各项都乘以哪个数。
整式加减的步骤是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
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去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基本性质2
(3)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