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木架建筑的优势与缺憾

答:优势:⑴. 取材方便;⑵.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 ⑶. 抗震性能好;⑷. 施工速度快;⑸. 便于维修、搬迁;⑹. 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⑺.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缺憾:⑴.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⑵.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⑶.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

4.简述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答: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1.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2.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3.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4.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5.穿斗式构架优缺点: 答案(要点):优点:1)以竖向的木柱来代替横向的木梁,2)以小材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了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了构架空间的整体性;6)增加了构架的灵活适用性。

缺点: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不能适应厚重的荷载。

6.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答: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里坊制。2)建筑群处理越来越成熟——宇文恺设计明堂,用1/100的图及模型送宫廷审查;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以及利用地形建造乾陵等。3)木构建筑群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4)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如南禅寺及佛光寺,构件受力作用明确,并富有艺术性,斗栱的装饰效果很好。5)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设专门掌管建筑设计、施工的职务,称“都料”。6)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砖石结构发展,砖石枋木,砖石加工精细了。7)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7、宋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答:1)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废弃了“里坊制”,开敞街道,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总结并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使得古典模数的使用,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中,利于建筑技术的发展。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总平面的空间更加丰富、更趋复杂,层次深厚,主体建筑突出,屋顶的组合多变。4)建筑装修与色彩大有很大发展——源于手工技术的提高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一改唐代的直棂窗和板门,而多用格子窗、格子门,增强了装饰效果;一改唐以前朱白两色为主的做法,出现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等多种彩画;并开始大量使用琉璃瓦。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m;开封祐国寺塔是最早的琉璃饰面建筑;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仿木建筑形式。6)园林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

8、明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答:1)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北京十三陵、北京故宫。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㈦明代家具文明于世。

6.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答:(1)重要建筑类型:圣地建筑群,卫城,神庙;竞技场、旅舍、会堂、敞廊等世谷公共建筑,希腊化时期,市场成为城市的中心。(2)结构与材料:梁柱结构体系,质地细腻优良的石材为建筑材料。(3)总平面布置考虑行进中的观赏和多角度的观看,即考虑透视构图;庙宇平面以围廊式为主,另外还有前廊端柱式、前后廊柱式、前廊列柱式、前后廊列柱式以及华丽的列柱围廊式、双排列柱围廊式等型制。(4)立面:石结构的庙宇由木结构演变而来,立面构图保留了木构件的权衡关系和以陶片保护木构的装饰痕迹。并逐渐形成了柱式,包括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5)空间:室内是单一空间的封闭空间,中间以围廊空间为过渡,室外建筑空间自由;在希腊化时期逐渐出现梯形广场。空间尺度宜人。

7.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3种。1.多立克柱式:特点是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2.爱奥尼柱式:特点是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3.科斯林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纤巧精致、高贵华丽,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

8.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答:古罗马直接承接了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并把它极大的发展和创造,大大地推向了前进。 古罗马建筑的规模大、质量高、分布广、类型丰富、形制成熟、艺术形式完善、设计手法多样,结构水平很高,达到了奴隶制社会建筑的最高峰。古罗马的建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以后几千年的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9.哥特建筑的特点

答:(1)平面:多为拉丁十字西利卡式,有的有两个横厅(英国),有的中厅、侧廊高度接近,成广厅式。2)结构;采用两圆心尖券肋架拱顶,有四分、六分、星星、扇形等式样。尖券肋架拱可使不同拱跨的拱顶等高,并减少侧推力。室内的集束柱和室外的飞扶壁也是结构特征。(课本总结3条:骨架券、飞扶壁、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3)立面:一对钟塔夹着中厅的山墙,形成垂直的三部分三个门洞的上方和山墙的墙头有两道横向饰带,雕有连续的空券或圣者像把三部分连接起来,两饰带当中是圆形的玫瑰窗。门窗洞口全部采用尖券。门洞多采用透视门。窗上有石制花窗棂,镶嵌有圣经故事内容的彩色玻璃窗。(4)内部:暴露结构,集束柱形成向上的动势。彩色玻璃窗形成神秘的气氛。雕像强化内部的宗教氛围。 (5)世俗建筑同哥特式教堂风格一致。(功能与平面形式的一致,结构的暴露,构图的活泼等)

10.西欧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答:1.罗马风建筑:于古罗马废墟上形成的建筑风格,也称仿罗马或伪罗马建筑。2.哥特式建筑:由罗马风建筑发展而成的、具有城市平民色彩的建筑风格。3.伊斯兰式建筑:形成于伊斯兰国家特有的建筑风格。4.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5.教堂向城市发展:市民文化取得了主导地位,教堂向城市转移,建筑进入创造性时期并获得了光辉的成就。

选择:

1.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2.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3.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4.宋代的“材”为 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5.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6.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B )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7.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8.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9.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0.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1.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13.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14.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 )

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15.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 )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16.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B )

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