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三章讲义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一、复习建议

本章属于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基础性章节,主要介绍利息和利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原理,建议学员在学习中抓住重点,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题型来讲,本章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以及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概念:所谓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

货币为什么具有时间价值呢?理论界对此的解释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马克思对利息来源的阐述:利息来源于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者使用借入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一)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作为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用来衡量投资收益的高低,

(二)收益的资本化

概念: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 收益资本化公式:P= r/ C (本金P等于利率r除以收益C)

收益资本化规律(公式)作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土地交易、证券买卖、人力资本的衡量等,都是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场所。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概念: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一、利率的计量 (一)单利与复利

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是:C=P×r×n(利息=本金×利率×年限)

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是:S=P×(1+r) (二)现值与终值

任何一笔货币资金无论其将来会被怎样运用,都可以按一定的利率水平计算出来其在未来某

n

一时点上的金额,这个金额通常被称作终值,也即本利和。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的本金额被称为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终值的计算可以用前述本利和的计算公式,现值的计算公式则可从此公式倒推 (三)到期收益率

概念: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债券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通常被作为利率的代表,被认为是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经济学家使用利率一词时,指的就是到期收益率。

为什么: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券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其计算是基于最基本的货币时间价值原理,所以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指标对利率进行了最精确的描述。

【例题】(计算题)北京某企业准备向银行借款5000万元,期限为2年。如果工商银行北京

分行2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为7%,单利计息;渣打银行北京分行同期限的年利率为6.7%,按年复利计息,那么,该企业向哪家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较低?

【答案】该企业向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借款的利息成本:5000×7%×2=700(万元) 该企业向渣打银行北京分行借款的利息成本:5000×(1+6.7%)

2

-5000=692.445(万元)

因此,该企业向渣打银行北京分行借款的利息成本较低。·

【解析】本题目实际上考查单利和复利的计算,考生需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二、利率的种类

(一)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通常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指市场基准利率,即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所谓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通常选用安全性较高、风险性较低的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例如,国债利率、同业拆放利率等。

基准利率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指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二)其他分类方法 划分依据 决定方式 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

具体分类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延伸

分别由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 ?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

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适用于短期借贷

? 浮动利率则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

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适用于长期借贷。然较好地为借贷双方避免了利率风险,但却因手续复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

债权人是否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

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用公式表示:r=i+p ? 实际利率存在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

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在不同的实际利率状况下,借贷双方和企业会有不同的经济行为。

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的不同

【例题】(单选题)在一国利率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2009年单选题)

A.名义利率 B.市场利率 C.基准利率 D.优惠利率 【答案】C

【解析】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都不能起决定作用。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利率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建立在其对利息来源与本质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一般来说,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资本的需求,利率会较低,反之,利率会较高。

(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1传统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和资本的需求(投资)二者之间的均衡所决定。通常情况下,当投资大于储蓄时,资本供不应求,利率会上升;反之,当储蓄大于投资时,资本供过于求,利率会下降。

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的对比。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3可贷资金论:将传统的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量和货币供给量)和需求(投资量和货币需求量)决定的。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一)风险因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二)通货膨胀因素: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分

(三)利率管制因素:在实施利率管制的国家或地区,利率管制是影响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一)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利率的上升将会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影响机制是企业对投资收益率与利率水平的对比。

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不变而利率上升时,其支付利息后的收益将伴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企业会相应减少投资。另外,利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融入资金成本提高还将促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努力节约资金的使用和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反则反之。 (二)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1利率变动后,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储蓄、消费和投资行为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改变将共同作用于社会总储蓄、总消费和总投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使这些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3由此可见,利率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操作调整利率,充分发挥利率的调控作用,实现政策调控的目标。

4一般来说,在经济萧条期,中央银行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利率走低,促进消费和投资,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高涨期,中央银行则会通过政策操作促使利率提高,进而降低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过热。 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第二,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第三,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在一国的利率体系中,基准利率处于核心地位。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后,其他各种利率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政府的调控意图才能通过不同市场中的利率水平的变动传递下去。 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为了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稳步推进了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 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

想: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稳

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改革了再贴现利率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再贷款浮息制度,优化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结构;另一方面,根据宏观调控需要,灵活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努力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利率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