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教学大纲

《普通逻辑学》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lementary Logics

课程编号:013C13300 学时:54 学分:3.0

一、 课程教学对象

五邑大学文科类本科生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普通逻辑是高校文科各有关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演算技巧的应用。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解决思维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要求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54)

本课程授课计划54学时,授课学时分配如下:

第1章 引论 (3学时)

1.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C) 2. 普通逻辑的性质 (C) 3.逻辑学简史 (C) 4.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B)

第2章 概念 (6学时)

1.概念的概述 (C) 2.概念的种类 (A) 3.概念间的关系 (A) 4. 定义 (A) 5.划分 (B) 6.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B) 第3章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6学时)

1.判断的概述 (C) 2.性质判断 (A) 3.推理的概述 (C) 4.性质判断直接推理 (B) 第4章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6学时)

1.性质判断间接推理——三段论 (A)

2.关系判断及其推理 (B)

第5章 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6学时)

1.联言判断及其推理 (A) 2.选言判断及其推理 (A) 3.假言判断 (A) 4.假言直接推理 (A)

第6章 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7学时)

1.假言直言推理 (B) 2.假言联言推理 (B) 3.假言选言推理 (A) 4.假言联锁推理 (B) 5.负判断及其等值推理 (A) 6.真值表方法及其作用 (B)

第7章 模态判断及其推理 1.真值模态判断及其推理 (B) 2.规范模态判断及其推理 (B) 第8章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概述 (C) 2.完全归纳推理 (A) 3.不完全归纳推理 (B) 4.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A)

第9章 类比推理、回溯推理和假说 1.类比推理 (B) 2. 回溯推理 (B) 3.假说 (A)

第10章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1.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C) 2. 同一律 (A) 3.不矛盾律 (A) 4.排中律 (A) 第11章 论证 1.论证的实质 (A) 2.论证的种类 (B) 3.论证的规则 (B) 4.反驳 (A) 5.逻辑谬误 (A)

五、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 没有实践课时。

六、教材及参考书

1.理论课教材:

3学时)

4学时)

(4学时)

(3学时)6学时) ((

(杨树森.普通逻辑学(修订第三版)[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文献

[1]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增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 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郑伟宏.逻辑与智慧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七、 考核方式

课堂提问和练习,期末考试

执笔人: 何建南 编写日期:

2007-9-0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