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9章教案:第1节感受信息学习专用

教育资源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信息和存储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3.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难点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教学用具

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方法。

“烽火台”是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呢?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信息的概念

教师提问:当今世界的三大支柱产业是能源、材料、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学生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提问: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

学生介绍记录信息的发展及意义: 牛骨、竹筒、木牍等―→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光记录

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由此,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

(二)信息的传播

1.古代信息的传递

教师提问:你知道古代的人民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那些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古代的人民常采用烽火、驿马、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

2.现代信息的传播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教师提问: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电报的发明者是谁?它是怎样实现信息传播的?

(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表小组观点。) 3.电话的结构及原理 教师提问: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实现信息传播的?

学生回答: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是利用电信号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电话机通常由话筒、键盘和听筒串联在电路中的。

电话机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号码的装置。

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它的作用是将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

典例解读

【例】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⑤④③

【解析】电话的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松一紧,使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转给听筒后,电磁铁就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

【答案】B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同学们完成相关作业。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1.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2.信息的传播。

3.电话中话筒、听筒的工作原理:

(1)话筒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转动而变化的电流。 (2)听筒是将声音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