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总结
吴文海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教师在学习与教学中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学校与社会的整合。所以,本阶段的学习总计如下:
一、在新课程中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新课改,首先要改的是观念,从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到新教材和教学内容,都体现着新的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实头脑。
二、新课程中教学目标的改变。
教育包括两方面:“育人”和“教书”。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完善人格,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基本现象、事实、规律,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的各种现象,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三、新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教育体现的是灌注式的教育观,其强调“智育第一”,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在课堂教学中主张权威式的管理,教学论偏重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现在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
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启发及点拨。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尽可能多地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并搜集、制作教具;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四、合理运用教材
课程和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一本教材为主,参考多方面资料。综合人教版及多本教学参考后,在教学中将过敏反应定为外源性超敏反应,同时超敏反应还包括自身教学思想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此调整后,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五、探索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采用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客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之间良好互动,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不同的内容,教学方法不同,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育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以直观的形式将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且将枯燥的言语转化为丰富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