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古代希伯来文学

埃及的牲畜,不论是马、驴、骆驼、牛、羊都在第二天死去了。只有以色列人的牲畜一个也没有死。第六回,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用炉灰在法老面前向天上扬起,这灰落在埃及人的身上或牲畜身上,成了起泡的疮。第八回,摩西给埃及降下蝗灾。使田野里没有了一点绿色。第九回,摩西向天上伸杖,给埃及降下黑暗之灾。埃及人伸手不见五指,不能干任何一件事。只有以色列人家中有光亮。第十回,上帝给埃及人降下头生子之灾。这是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惩罚。耶和华看见谁家门上没有羊血,就走进去把那家的长子杀死,不管是法老的长子还是奴隶的长子,统统杀掉,就连一切头生的牲畜也都杀了。哭声遍及全国,没有一个埃及家庭不死人的。)——挥杖劈海出埃及——上帝的奇迹:水、鹌鹑和吗哪(沙漠缺水、食物,耶和华显示奇迹让他们有水、食物。)——大战亚玛力人(杀了亚玛力王,亚玛力的百姓杀的被杀,逃的逃掉了。这一仗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叶忒罗之谏:最初的以色列行政(摩西的岳父见摩西坐在帐篷前审理官司,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建议:你要在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敬畏上帝的人,诚实无欺的人,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由他们来管理百姓。)——金牛犊:以色列人的背叛(摩西一个人在山顶40天,接受耶和华的10条天诫,以色列人群龙无首,他们对耶和华的信念动摇了。妇女们都把自己的金耳环等饰物捐献了出来。以色列入用这些金子铸成了一头金牛。男女老少如痴如狂地围着金牛神像又唱又跳,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背叛了耶和华,恢复了偶像崇拜。)——摩西十诫:与上帝的契约(当营地的秩序恢复正常以后,摩西第三次登上西奈山顶,祈求耶和华宽恕营地发生的事情。把上帝在西

46

奈山上给他交待的话都传达给以色列人,摩西给众人展示了刻有十诫的两块石牌)

以色列人在沙漠里经过了40年的辗转跋涉,受尽了严酷考验。吃吗哪(早晨在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样子象芫荽子,颜色是白的。”百姓称它为“吗哪。”摩西说:“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上帝在西奈山巅召见摩西,与以色列子民立约。他向摩西传达了以色列人必须时时事事遵守的10条诫命,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①信奉亚卫为唯一的神;②不雕刻、跪拜和信奉任何偶像;③不妄称上帝之名;④第七天为圣安息日;⑤孝敬父母;⑥不可杀人;⑦不可奸淫;⑧不可偷盗;⑨不做假见证;⑩不贪恋财色。它成了以色列人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犹太教的最高律法。摩西来不及完成重返迦南的大业就逝世了,享年120岁。 摩西创立了犹太教,确立了信奉唯一的神亚卫的法规,建立了希伯来人的宗教体制,在《旧约》中,他是上帝亚卫的全能代表。摩西还是民族英雄、圣哲、希伯来历史上第一个先知,从此以后构成了“上帝——先知——人”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律法书中有三部法典《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故而被称为“经”或“律”。《利未记》又称为祭祀法典。因为犹太教祭司都出自利未族人,因此称为《利未记》。

《民数记》主要是记载以色列人口和士兵的统计数字,不过更多的篇幅还是记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从西奈启程,历时38年来到约旦河东的艰苦历程,其中有些是关于祭祀的律法。

47

《申命记》是记述摩西到了约旦河东以后,回顾离开埃及40年桩桩经历,劝诫以色列人要专心侍奉唯一的主神亚卫,这些是摩西对其民众的演说辞,其中许多劝谕后来被作为法令来推行。 2、历史书

希伯来人原本对《旧约》采用了三分法,早期先知书和晚期先知书最初合而为一统称先知书。由于早期先知书记述的是以色列的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是一部以色列和犹大王国从创立、强盛到灭亡的史记,所以近代研究者又将之称作历史书。

历史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民希米记》,一共10卷。这一部分成书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300年。

《约书亚记》生动地描写了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和征服迦南的过程。

英雄故事以《士师记》、《撒母尔记》最突出。《士师记》的内容是从约书亚死到撒母耳建立君主政体这一段时期的故事。参孙的故事。[《士师记》参孙力大无穷,无人能敌, 撕裂狮子如同撕裂山羊羔一般, 可以挣断捆在身上的7条绳子,可以用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击杀1000名非利士人,可以把城门背走,然而如此的勇士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即他的从未剃过的头发一旦被剃,他的力气就会离开他. 圣经故事中,参孙非常多情,在女人面前意志不够坚定,经不起诱惑。参孙的悲剧正是因这一性格弱点而酿成,因此我们叫它“性格悲剧”。他爱的第一个女人用眼泪淹没了他的理智,在他面前啼哭了7天,逼着他把谜底说了

48

出来。然而他却没有在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又被他爱的第二个女人所骗——非利士人用钱收买了女人大利拉,要她骗出参孙的秘密。薄弱的意志把他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他在爱人的膝头上被非利士人剃掉了头发,于是“他的力气就离开了他”。“非利士人将他拿住,剜了他的眼,带他到迦萨,用铜链拘索他,他就在监里推磨。”]17纪世英国文学走出代表弥尔顿曾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悲剧《力士参孙》。《撒母耳记》叙述的是希伯来王国的建立,主要讲扫罗与大卫的故事,尤其是大卫的英雄事迹。大卫与拔示巴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所罗门王。所罗门是以色列诸王中唯一有文化气质的国王,但到晚年,迷恋女色,“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而且,受妃嫔之诱,随从别神,亚卫大怒,降福给后代。

《列王记》写的是大卫之后列王的事迹,突出地谈了所罗门的事迹和豪华生活。

《历代志》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写起,一直写到波斯国王将囚禁在新巴比伦的犹太人放回耶路撒冷为止,是一部希伯来人的通史。 3、先知书

4分法指晚期先知书,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共15卷。先知书按篇幅长短,又有大小之分,前面3卷属于大先知书,后面12卷归属小先知书。

49

先知一词源于希伯来文,原文含义是讲说者或告知者,所告知的内容不一定都涉及到未来。这些先知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这段时期正是希伯来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他们大多是满怀正义的贤哲明智之士,社会和政治活动家,宗教教义的解释者。这些精神领袖非常不满社会的黑暗和不义,于是以上帝的名义奔走呼号,愤世嫉俗的先知塑了愤世嫉俗的上帝。

先知书的中心内容是阐述犹太教教义,评议各种社会问题,指出违背上帝旨意者必将受惩罚,劝告人们敬神守法,预言希伯来人的吉凶祸福,记述自然与社会的奇闻异事。

先知书大多是具有政论性的散文,它的形式包括演说、评论、说教等等,并夹有诗歌。 4、诗文集

诗文集又称文苑、圣录、杂著,共9卷。包括: 抒情诗:《诗篇》、《耶利米哀歌》、《雅歌》 哲理诗:《箴言》、《传道书》、《约伯记》 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但心理书》 诗文集是《旧约》中文学作品的主要部分,在希伯来文学中成就最高,是古代世界文学的珍品。

《旧约》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诗歌。在《旧约》所汇集的古希伯来文学作品中,诗歌所占比重很大。《圣经·旧约》作为古希伯来文献丛书,保留了大量的诗歌。据有人统计,《旧约》中的诗歌篇幅约占总篇幅的四分之一,中文译文可达30多万字。这是一笔不小的文学遗产,在东方古典诗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希伯来文字没韵母,所以,希伯来诗歌在形成上的特点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