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下册习题答案

29. C 是自为基准的加工

A.钻孔 B.镗孔 C.铰孔 D.磨孔

30.在加工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 A .

A.定位 B.夹紧 C.分度 D.安装

四、名词解释

1.刀具寿命:刀具从开始切削到完全报废,实际切削时间的总和.

2.刀具耐用度: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 3.砂轮的自锐性:砂轮在磨削过程中自行推陈出新,保持自身锋锐的特性.

4.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是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积.

5.切削层公称宽度:是在给定瞬间,作用主切削刃截形上两个极限点间的距离,在切削层尺寸平面中测量. 6.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具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7.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8.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

9.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 同一工作地 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五、简答题:

1.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基本性能?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

(1)刀具材料应具备:硬度较高;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磨性较好;热硬性较好;

工艺性较好.

(2)常用的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高速钢.

2. K01、K30、P01、P30是什么刀具材料?各适合于加工哪类工件材料?在怎样的加工要求下选用?

答:K01是钨钴类硬质合金、适合精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

K30是钨钴类硬质合金,适合粗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 P01是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适合精加工钢件; P30是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适合粗加工钢件;

3.较易形成带状切屑的条件有那些?

①切削低碳钢时;

②较小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③较高的切削速度; ④较大的前角.

4.简述切削热的来源和切削热传出的途径 切削热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1)被加工材料的变形(切屑变形)、 (2)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

6 / 13

(3)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

切削热传出的四条途径是:

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

5.机床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

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传动,丝杠螺母(螺杆)传动.

6.磨削轴上外圆时常走几次“光磨行程”,其目的是:

①减少工件因工艺系统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形状误差, ②减小外圆表面粗糙度值.

7.在精密和超精密(研磨、珩磨、超级光磨、抛光)加工方法中,哪些加工方法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哪些加工方法不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不能提高工件尺寸精度的是:超级光磨、抛光 不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的是:抛光

8.逆铣和顺铣各有什么特点?

解:顺铣是指铣削工件时铣刀的回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逆铣是指铣刀的回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 特点:1)顺铣刀具使用寿命长,逆铣刀具易磨损,寿命短. 2)顺铣加工过程平稳,逆铣加工过程易周期性振动. 3)顺铣机床工作台可能窜动,逆铣工作台运动平稳.

9.插削主要用于加工那些表面?

解: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零件的内表面,如孔内键槽、方孔、多边形孔和花键孔等.也可以用于加工某

些不便于铰削或刨削的外表面.

10.拉削的进给运动是由什么实现的?

解:利用拉刀刀齿的齿升量实现的.

11.常用螺纹加工的方法有那些?

解:常用的有车削、铣削、攻螺纹和套螺纹、滚压及磨削.

12.试述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影响?

答:1、形成:积屑瘤是由于切屑前刀面在切削过程中剧烈磨擦而形成的.(切削沿前刀面流出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靠近刀刃附近的切削底层金属与前刀面发生剧烈的磨擦,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削底层受到很大的磨擦阻力,促使要削底层金属流速减慢,甚至接近于零,这层流速减慢的金属称为滞流层.当磨擦阻力超过切削本身的分子结合力时,切削滞流层金属与切削分离,粘结在前刀面上刃上而形成积屑流.)

(2)影响

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保护刀具:因为积屑瘤形成时,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化,其硬度大于工件硬度,可代替刀具切削,减少刀具磨损.

增大前角:积屑瘤的存在增大了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使切屑变形和切削力减少,使切削轻快,对粗加工是有利的.

7 / 13

增大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数值:积屑瘤的存在使刀具几何角度改变,切削力不断变化、引起机床、刀具、振动、从而使表面质量下降,精加工尽量避免瘤的产生.

影响尺寸精度: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切屑刃之外,而且在不断地产生和脱落,使切屑层公称厚度不断变化.从而使尺寸忽大忽小.

13.刀具磨损形式有哪几种:什么是刀具的耐用度?什么是刀具的寿命?

解:刀具磨损形式有三种:(1)后刀面磨损

(2)前刀面磨损 (3)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刀具的耐用度: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实际切削时间(s) 刀具的寿命:刀具从使用到报废为止的切削时间(s)

14.加工相同材料、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外圆面和孔,哪一个更困难?为什么?

孔的加工更困难

1)外圆面的加工刀具通用性好且刚性好. 2)加工外圆面比加工孔散热性好. 3)加工外圆面比加工孔排屑容易. 4)加工外圆面比加工孔生产率高. 5)外圆面测量比孔测量方便.

15.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不要求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2)选择要求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可以保证作为粗基准的加工 时,余量均匀.

3)若零件的所有表面都需加工,应选择加工余量和公差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4)选择光洁、平整、面积足够大、装夹稳定的表面作粗基准. 5)粗基准一般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以后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

1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避免因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以保证加工面与设计基准间的位置精度.

2)基准统一原则.应使尽可能多的加工表面都用同一个定位基准,这样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3)选择精度较高、安装稳定可靠的表面作精基准,而且所选的精基准应使夹具结构简单,装夹和加工工件方便.

17.工序安排一般要考虑以下三条原则:

1)基准先行原则. 2)先粗后精原则. 3)先主后次原则. 4)先面后孔原则.

8 / 13

六、综合题

1.根据下列传动系统表达式,说明主轴具有几种转速?并算出最高和最低转速. (电机转速:1450r/min)

?22??33??19??38??36??26??28??16?26????A.电机-Ⅰ-54-Ⅱ―?39?―Ⅲ-?37?-主轴Ⅳ

(1)有1*3*2=6种转速

262238(2) 最高转速:= 1450 X 54 X 33 X 26

= 680.25 (r/mm) 262816(3) 最低转速:= 1450 X 54 X 39 X 37

= 216.75 (r/mm)

??56??22??38??58???离合器(左合〕-?-??-???30?51???50????43???Φ130??5034Φ230?离合器(右合〕-34?40-??-主轴Ⅱ B.电动机--Ⅰ-?(1)有1*2*2+1=5种转速

1305034(2) 最高转速:= 1450 X 230 X 34 X 40 = 1024.46 (r/mm)

1305122(3) 最低转速:= 1450 X 230 X 43 X 58 = 368.71 (r/mm)

2.车外圆时,已知工件转速n=320r/min,车刀移动速度υr=64mm/min其他条件如图所示,试求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深度ap、切削厚度ac、切削宽度aw、切削面积Ac. Vc = ? d n /1000 = 3.14 X 120 X 320 /1000 = 120.64 (m/min) υr =f n

Φ120ap = (120-105) /2 = 7.5 (mm) bD = ap / sin60o = 8.66 (mm) hD = f sin60o= 0.1732 (mm) AD = apf = 7.5X0.2 = 1.5 (mm2)

60°Φ105f =υr / n = 64 / 320 = 0.2 (mm/r)

10°3.已知外圆车刀的前角10°,后角8°,主偏角60°,副偏角15°,刃倾角4°

9 / 13

请将其标注在左下图中. O-OPr

Ps 10°

SO 15°Po S向O60°

4°O-OPs45°10°Pr-15°SOPoOS向30°Pr-5°Pr4.已知端面车刀的前角-15°,后角10°,主偏角45°,副偏角30°,刃倾角-5°. 请将其标注在右上图中.

5.根据传动系统图,列出传动结构式.

12026电机——240——I——72——II——

?41??41????34??48????22??60??28?50??——?54?——III——65——

?M左移(合)??65??65???M右移(开)——???26????104——?????20????80???????——IV——?——V

6.根据传动系统图,列出传 动结构式并计算下面传动系 统图中齿条移动速度(米/分). (设:皮带滑动系数?=0)

10 /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