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例子

中庸之道的例子

【篇一:中庸之道的例子】

何谓中庸?感觉大概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红不紫、不黑不白、恰如其分。这个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一以贯之推崇的,然而过于玄妙,不好体会。 关于孔子学生的三个故事,中庸之道可见一斑。

一个是乖乖仔的故事。孔子的学生曾点、曾参是父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一会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旁人看到了都夸曾参“仁”——仁者孝为先,父亲把自己打成这个样子还不逃不反抗,多好的一个孩子!可这事传到老师孔子这里,孔子却生气了,不让曾参进门,不认他这个学生。孔子说了: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

一个是大大方方受礼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则很高兴,说子路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

一个是救人不受礼的故事:鲁国的法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作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

风气,将慢慢消失了。”子贡大概很委屈,不过仔细想想就是这个理。

中庸之道,可见一斑。

【篇二:中庸之道的例子】

顺应自然之道,随缘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佛家也称“中道”。

中庸非定法,其名虽有“中”,但不是简单地走什么“中间路线”之含义,其含义,严格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简单来说,就是以非善非恶的道德观和无得无失的价值观或其他一些非对立观来审视和对待一切人和事。

如果把一个直线用一个点分割开来,分割点为“0”,左右分别为正、负,如果把人的两个对立观念分别比喻为正和负,则中庸的“中”所蕴含的含义,就是指一个人不把万事万物看成是正和负,而皆看成是那个元点“0”,并以此视角来审视对待人和事。“庸”,为“平常”义,平常心是“道”,以平常心来审视对待人和物。

如果让我举个具体例子,我还真举不出来。但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该做什么的时候,去就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不做什么。至于什么是该做不该做,我想我们内心的直觉就会告诉我们自己。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直觉都知道,为了追求得到什么利益或回避什么害处去行善,这是不该的,那么,所谓的“该”,则是排除这两种动机所为的善,才是该行的善。

收起回复24楼2013-11-09 21:24|

【篇三:中庸之道的例子】

《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①,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②。竖子请曰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④。无誉无訾⑤,一龙一蛇⑥,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⑦,浮游乎万物之祖⑧。物物而不物于物⑨,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⑩,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⑴,尊则议⑵,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⑶,其唯道德之乡乎!”

这是庄子讲的故事,说的是有用与无用的道理。

有一颗大树,树枝弯曲、材质疏松,而且臭不可闻,毫无用处,正因为无用,所以没人砍伐它,得以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无用的东西往往能够更好的生存。

但是有一天庄子和学生们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杀鹅招待他们,问那个朋友杀掉那只,朋友说道:当然杀掉那只不会叫的。所以有时无用反而会害了自己的性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