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2010年全程复习资料)

绪 论

二、选择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 B.分泌, C.反射活动, 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 A.基强度, B.阈强度, C.时值, 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 A.较长, B.较短, C.先短后长, 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 B.Cl-内流, C.Na+内流, 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 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 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

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3、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

4、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_____的能力和对_____的耐受力。 5、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

6、当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_____以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_____以保持稳定。 五、问答题

1、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须具备哪些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 比较兴奋在细胞内与细胞间的传递特点。 3、为什么说兴奋与兴奋性是反应与适应的前提?

二、选择题 D,D,C,A,C, B,(AC),D,B,D, A,D 三、填空题

1.液体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外界 2.K+,Na+,K+,外流 3.动作电位 4.稳态,稳态变化 5.一定强度,一定时间,一定强度-时间变化率 6.运动系统,内脏活动 五、问答题

1答: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强度,一定时间,一定强度-时间变化率。同时,机体本身还必须具有兴奋性。

以上三个条件的参数并非固定不变,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强度也随之改变。当刺激强度增加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阈强度和作用时间之间呈反变关系。

2答:细胞内兴奋传递的特点是:①局部电流传导;②双向传递;③不衰减传导。

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特点是:①化学传递;②单向传递;③时间延搁;④易受化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

3答: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本身称为兴奋,而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反应是指人体在一次运动练习中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这些变化运动停止后短期内便会消失。适应是指长时期反复地进行同样的练习(训练),所引起的人体功能和结构持久性的变化,它并不在训练后立刻消失。

兴奋与兴奋性是一切生物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由于这一功能的存在,就使生物体能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宜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细胞、组织严重受损,而使其兴奋性发和障碍甚至丧失时,就不能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适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兴奋和兴奋性的存在是机体能产生反应和适应的前提。

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

二、选择题

1、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

A. 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肌球蛋白。 2、依据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C.暗带缩短,H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 Ca2+和Mg2+的贮库, D.Na+的释放库。 4、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线位体数目少。 5、与快肌纤维相比,属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大α神经元支配,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数量多,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6、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7、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8、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9、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800m跑, B.500 m跑, C.1500 m跑, D.100 m跑。 0、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1、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100 m跑, B.跳高与跳远,C.马拉松跑, D. 800m跑。 12、与横桥位点结合的蛋白是(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3、头端构成横桥的蛋白是(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14、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钙蛋白,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15、横桥的功能特征错误的是( )。 A.其上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 B.具有ATP酶的作用,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不可逆性的结合, D.其摆动使肌动蛋白丝向M线滑行。 16、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特征,错误的是( )。

A.化学传递,B.单向性, C.时间延搁, D.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三、填空题

1、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_____分子,而构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种蛋白质。

2、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一是被牵拉伸长时以贮存_____,二是缓和收缩成分产生的_____变化,以防止肌肉_____。 3、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后负荷呈_____关系,与收缩的速度呈_____关系。

4、根据张力-速度关系,肌肉收缩要发挥最大输出功率,应克服_____负荷并以_____速度进行收缩。

5、一般认为,肌肉初长度为_____静息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_____,因为,此时收缩时活化的横桥数目_____。 6、慢肌纤维受脊髓前角_____支配,其传导速度_____,但兴奋阈值_____。 7、快肌纤维直径_____肌浆网_____,因而收缩力量_____。

8、慢肌纤维不仅线粒体数目_____,而且其中各种_____的含量高,因而,有氧氧化能力_____。

9、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与受脊髓前角_____支配,神经的传导速度_____,以及肌原纤维ATP酶_____等因素有关。 10、肌肉收缩过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个环节。

11、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_____数目。肌肉收缩的速度取决于_____和_____。 五、问答题

1、什么是肌丝滑行理论?其依据是什么?

2、比较分析骨骼肌收缩三种形式的特点,了解肌肉收缩形式在体育实践中有何意义? 3、试分析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的生理机制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作用。 4、试分析肌肉收缩的长度-力量关系的生理机制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5、比较分析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功能特点。 6、运动训练对两类肌纤维何影响?

二、选择题 C,B,B,C,B, C,C,B,D,C, C,B,A,D,C, D 三、填空题

1.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2.弹性势能,张力,损伤 3.正变,反变

4.中等,尽可能快的 5.稍长于,最大,最多 6.小α神经元,慢,低 7.大,发达,大

8.多,氧化酶,强 9.大神经元,快,活性高 10.兴奋-收缩偶联,横桥摆动肌丝滑行—肌肉缩短,收缩的肌肉舒张 11.活化横桥,能量释放的速率,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 五、问答题

1答: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论点:肌肉的收缩或伸长,是由于肌小节中粗丝和细丝相互滑行,而肌丝本身的长度和结构不变。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丝沿着粗丝向暗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Z线靠拢,肌小节变短,从而出现整个肌细胞或整块肌肉收缩。 其证据:肌肉缩短后,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变短,H带由变短到消失。当肌肉拉长时,明带、H带均加宽。

2答: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分为: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种。三种收缩形式的工作特征表现不同。缩短收缩又称向习收缩,其特点: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肉缩短牵拉它附着的骨杠杆做向心运动,此时肌肉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以完成外功,缩短收缩在实践中被用来实现各种加速度运动或位移运动,如屈肘、同抬腿、挥臂等。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其工作特征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此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肌肉做负功。在实现人体运动中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的作用,同时拉长收缩可贮存能量以用于其后的收缩,使之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和速度。等张收缩的工作特征是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等长收缩时肌肉的张力可发展到最大,但没有位置的移动,按物理学上讲,肌肉没有做外功,胆消耗很多能量,在人体运动中起着支持、固定和保持某一姿势的作用。

3答: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曲线是指肌肉收缩时对抗的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速度的影响。

即随着负荷的增大,肌肉收缩的力量增加,但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缩短的长度即减小;反之,则加大。该曲线显示肌肉收缩时张力与速度呈反变关系。

其机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化横桥的数目,而肌肉收缩的速度,则取决于能量释放的速率和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与活化的横桥数目无关。当负荷增大时,有更多的横桥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增加肌肉的张力,但却抑制了ATP的分解,减低了能量释放率,故使肌肉收缩速度减慢。

在运动实践中,可依据张力-速度曲线这种反变关系,来确定最适作业的最佳负荷和最大爆发力。如果希望较大的速度,则必须相应减少负荷,相反,如果要克服较大的负荷,则收缩速度不可能维持较快。要使力量和速度都得较大的发展,采用的负荷应以30%-60%最大力量为宜。

4答: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曲线是指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的影响。

如果肌肉收缩前给予一定负荷,使肌肉拉长以增加其初长度,肌肉收缩的力量随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肌肉最适初长度时,收缩产生的力量最大。但如果负荷过大使肌肉的初长度超过其最适初长度时,收缩的效果将下降。

肌肉在最适初长度时收缩产生的力量最大的原因是,此时肌肉粗丝和细丝处于最理想的重迭状态,使收缩时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大,因而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如果肌肉拉得过长或缩得过短,活化横桥数目减少,张力均下降。 5答:(1)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大,肌浆网发达,线粒体体积小数量少,毛细血管密度小;受大α神经支配;慢肌纤维直径小,肌浆网不发达,线粒体体积大而数量多,毛细血管密度大,受小α神经支配。

(2)代谢特征:快肌纤维无氧代谢酶(乳酸脱H酶)的活性高,糖原含量多,无氧代谢能力强。慢肌纤维线粒体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

(3)功能特征: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 6答:训练能使肌纤维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如下:

①训练导致两类肌纤维是否互变的问题。以前的研究认为,训练不能使两类肌纤维互变,人体肌纤维的类型百分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近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可使快肌纤维(10%左右)转变为慢肌纤维,而速度和力量训练,只能引起肌纤维某些超微结构和代谢功能发生改变。

②训练能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如力量训练能使快肌纤维明显肥大,速度训练可使快肌和慢肌在面积都增大,大强度的耐力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肥大。

③训练能显著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如耐力训练不仅可使慢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大,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慢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也可使快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得到提高。相反,大重量的力量训练使肌纤维面积大大增加,而线粒体反而下降,有氧氧化能力下降,但无氧氧化能力得到提高。

④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引起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与从事的运动专项或训练方法,以及受训练局部有关。

第二章 呼 吸

二、选择题

1、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A.呼吸, B.外呼吸, C.内呼吸, D.肺通气。 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

A.呼吸肌的舒缩,B.胸内压的变化,C.肺内压的变化,D.气体的分压差。 3、肺换气的动力是( )。

A.肺泡膜的通透性, B.气体的理特性,C.气体的分压差, D.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呼吸道阻力,B.胸膜腔密闭,C.呼气收缩,D.吸气收缩 5、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A.外呼吸, B.肺换气, C.内呼吸, D.肺通气。 6、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C.等于深吸气量, D.肺总容量减去余气量。 7、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 8、基本呼吸中枢位于( )。

A.延髓, B脊髓, .C脑桥, .D大脑。 9、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 )。

A.缺氧, B.PCO2的变化, C.H+浓度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 10、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是通过刺激( )。

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感受器,C.长吸中枢,D.外周化学感受器。 11、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

A.延髓呼吸中枢,B.脑桥调整呼吸中枢,C.延髓化学感受器,D.长吸气中枢。 12、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 13、定量负荷后有训练者呼吸变化特征是( )。

A.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减少,B.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增加少,C.频率增加较多,深度未增加, D.频率增加较多,深度增加多。 14、有训练者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

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减少, 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脉压加大, C.收缩压不变、舒张压不变、脉压不变,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脉压减少。 三、填空题

1、外呼吸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

2、尽最大努力呼气后仍留在肺内的气量称为_____。

3、通常,胸膜腔内的压力_____标准大气压,故把胸膜腔内压力称为_____。

4、正常成人男子汉肺活量约为_____,第1、2、3S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 5、体内O2和CO2的交换是在_____与_____之间和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的。 6、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____,气体交换的方式是_____。

7、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_____,运动强度过大,其值变大,这种变化可使气体交换效率_____。 8、剧烈运动时,由于体温升高,气体扩散的速度_____ 9、氧运输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五、问答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