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资料

第一章 制度

一.基本概念:

1.社会主义本质:马恩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邓小平则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所有制结构: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形式的构成、状况以及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全民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4.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再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质量和数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食

5.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历史

二.辨析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即归属谁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所有者具体经营和组织利用生产资料的方式。

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2.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再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质量和数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食。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进行收入分配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占主导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与按劳分配并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简答题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如何把握 ⑴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是由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形式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上优势,这种优势既要量的优势,又要注重量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及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它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⑵应从以下几点把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一,要更新观念,不能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仅仅理解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越好,或者理解为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越多越好。我们应当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重新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

第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整体调整,既要保持它的一定数量,更要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和实力上质的提高。这种战略调整,还必须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进行。

第三,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国有经济应当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三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不只是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的,更要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使国有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

第四,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发展的进退问题。无论是“退”还是“进”,都是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只要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企业数量即使减少一些,比重即使适当调减一些,也不会影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效率与公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⑴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⑵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⑶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特征 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体和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 ③一切“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4.全民所有制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①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 ②全民所有制经济与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拥有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

③全民所有制经济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物质产品和劳物,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了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5.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条件及其具体形式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既包括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如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即以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也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⑴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条件: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需要思想解放

②公有制实现形式是由公有制内部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需要 ④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所得出的正确实践 ⑵具体形式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形式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股份合作制等

②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已经多样化,出现了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经营、托管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改变了过去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单一实现形式

6.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特征

⑴客观必然性: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产生的经济前提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物质基础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特点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由于这种分工所引起的劳动差别 ⑵特征

①由于按劳分配采取商品货币形式,价格机制必然对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②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内部实现 ③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7.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⑴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

⑵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为进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它行业和领域

⑶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⑷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⑸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

第二章 体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