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登泰山记
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白居易《冷泉亭记》)
[注] ①寻:古以八尺为一寻。②渟渟(tíng):水停滞,平静的样子。③蠲(juān):消除。④酲(chéng):酒醒后所感到的疲惫如病的状态。⑤矧(shēn):况且。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夏 之 夜 吾 爱 其 泉 渟 渟 风 泠 泠 可 以 蠲 烦 析 酲 起 人 心 情 答案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解析 “泉渟渟”与“风泠泠”作“爱”的宾语,且两者同为主谓结构,呈并列关系,故两者后均断开。“蠲烦析酲”“起人心情”皆为“泉”与“风”的作用,前后分述,两者中间断开。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译文:
②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译文:
答案 ①就余杭郡(的山水)来说,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冷泉亭第一。
②山上的树木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风,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起,水与(亭子的)台阶相齐平。坐着玩赏的人,可在亭椅下(的清泉中)洗脚;卧着玩赏的人,可在枕上垂竿钓鱼。
解析 ①关键词:尤,特异的,突出的;由,从;为甲,数第一。②关键词:盖,伞盖;屏,屏风,屏障;玩,玩赏;濯,洗;狎,玩赏,亲近。
参考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就余杭郡(的山水)来说,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
⑤
③
④
②
①
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隐藏的。
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木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的空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风,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起,水与(亭子的)台阶相齐平。坐着玩赏的人,可在亭椅下(的清泉中)洗脚;卧着玩赏的人,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况且又加上清澈的潺潺涧水,清凉缓缓地在眼下流过。
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海上日出景象;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亦写海上日出景象,更为壮观;而苏轼《赤壁赋》中“ , ; , ”四句,则是借水月之形阐明了宇宙恒定的哲理。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两句,以鱼鸟来表达对田园的喜爱,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以吟诵《诗经》中咏月的诗句来表达夜游赤壁的兴致。
(3)姚鼐《登泰山记》中“ ”一句,写出了于日观峰看到的朝阳照射在日观以西诸峰上的错杂色彩,“ ”一句,形象生动,从侧面凸显了日观峰之高耸;同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也从侧面逼真地表现了天姥山远高于其他诸山的情状。
答案 (1)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3)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天台十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3.根据上联内容,按要求写出下联。
要求:①下联的内容从《荷塘月色》《归园田居》《赤壁赋》《登泰山记》四篇中任选一篇作答;②符合对联要求;③平仄不作要求。
上联:集会兰亭,王羲之叹人生俯仰; 下联: 。 答案 (示例)夜游赤壁,苏东坡感天地一瞬
解析 本题考查依据上联对出下联的能力。首先应结合课文内容,先确定人物及其文中所涉及到的事,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夜游荷塘,《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归隐田园等,然后再根据对联要求,即对应词语结构相同、词性相对的要求,写出下联。
4.下面是一则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发给某校的邀请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六处词语使用不当或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2~29日隆重开幕。组委会向贵校的各
位老师和同学们发出诚挚邀请。
到时候,您将会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才艺展示,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一展诗词诵读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对“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的后续举办提出一孔之见。
答:
答案 ①将“开幕”改为“举行”;②删去“各位”或“们”;③将“到时候”改为“届时”;④将“看到”改为“欣赏到”;⑤将“牛刀小试”改为“登台表演”;⑥将“一孔之见”改为“宝贵意见”。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①“将于2018年11月22~29日隆重开幕”中“开幕”使用不当,“开幕”指一件事、一种情况的开始,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中“开幕”,应该是“举行”。②“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中“各位”与“们”重复,可留其一。③“到时候”为口语,应该用书面语“届时”。④“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才艺展示”中“看到”与后面精彩的内容不搭配,作为精彩的内容一般使用“欣赏”。⑤“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中“牛刀小试”使用不当。“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此处与情境不合,可以改为“登台表演”。⑥“希望各位……提出一孔之见”中“一孔之见”使用不当。“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见解,是谦辞,用于自己。此处谦敬不当,可以改为“宝贵意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领悟其艺术魅力]《赤壁赋》和《登泰山记》都是古代写景名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的画面,可谓画面美。《赤壁赋》是如何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夜游赤壁所见的优美景色?《登泰山记》又是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壮美景象的?
答:
答案 《赤壁赋》描写夜游赤壁,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天地澄澈,玉宇明净。写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简淡清疏,描绘出一种静谧舒畅的艺术意境。写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光皎洁,“徘徊”二字,多么富有人的情感,亲切而又迷人,传达出缓缓升起的月亮之动态。写大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仅八个字,就轻松自如地写出了白雾蒙蒙,江面苍茫的景象。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清风徐徐,月色溶溶的夜晚,让人神往,令人陶醉。
《登泰山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三个阶段,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转眼成五彩;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有色彩的变幻,有红日升空的壮美气势。
2.[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情景交融)]在文人笔下,人与自然从来都是一体的。山水有多么高远,人的胸怀就有多么壮阔。《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所描绘的大自然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