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22 父亲、树林和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第一句,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读着课文,你会感到父亲真是“神”了,他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
本文题目是《父亲、树林和鸟》,但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父亲”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了。而“知鸟”,不正是对鸟深深的爱吗?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多么稚气又多么纯真,谁说“我”不会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呢?
阅读本文,就像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反复诵读,用心体味,相信你对本文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3.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及作者的护鸟心愿,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懂得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黎明”“幽深”“潮湿”“羽翎”“惊愕”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河是鱼儿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草丛是小昆虫的 家,学校是学生们的家,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树林) (课件出示2)树林和鸟的图片,鸟鸣配音。引导学生【设计意图:运用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鸟鸣2.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喜欢鸟儿,声,让学生轻松愉因为 ”说话。) 3.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将在课文中接触两个人, 他们和你们一样,十分喜爱鸟儿。(课件出示1)课题: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板书:父亲、树林和鸟) 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4.读了课题,你想说点儿什么?(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意力。】 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是你大胆的猜疑。) 5.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 句话,再读一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 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 法。(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课件出示3) cháo wù ménɡ bí zǒnɡ dǒu lù shī xī 朝 雾 蒙 鼻 总 抖 露 湿 吸 liè chì bǎnɡ zhòng lí nínɡ chànɡ shùn 猎 翅 膀 重 黎 凝 畅 瞬 自由读,开火车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总”,翘舌音“朝、 湿、翅、畅、瞬、重”,前鼻音“瞬”,后鼻音“蒙、膀、凝” 等。 2.教师指导“黎、凝、畅、瞬、猎”的识记,继续巩固 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3.词语练习: (1)学生运用形声字“雾、抖、膀、翅”等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仿说词语:雾蒙蒙、热腾腾、茫茫、喃喃 4.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 利。 5.说说自身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了些什么,提出自身阅 读时遇到的问题。 7.师生一起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还有 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以明确下一步的目标。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 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什么。 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自读后,教【从整体入手,把师检查同学字词学习情况,并让同学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读文握文意,注重学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