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生物科题
一、选择题(每题中一个最佳答案,请填涂答题表中对应的字母。每题1分,共40分。) 1.以下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C.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在纵切面上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 3.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4.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互相影响 5.“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运动 6.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是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能量 D.有机物 7.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你不应该做的是( )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C.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检查过程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会污染物镜 D.易染色 10.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瓶子中,火苗会熄灭,这是因为瓶中种子的(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C.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吸收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11.如果要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分类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图1为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得到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其中的一步操作是( )
A.调节光圈 B.调节反光镜 C.装片向右移动 D.换成高倍物镜 13.“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14.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15.被喻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图1
A.农田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6.自然界中碳—氧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界中动物多于植物,消耗的氧气多 B.植物的光合作用过强 C.人类的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燃料以及森林的破坏 D.动、植物的不断进化和灭绝 17.新垦的莲藕,肉厚,多粉,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莲藕的茎自己合成的 C.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莲藕的根从泥土中吸收来的 18.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
A.都是多细胞植物 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D.都不产生种子
1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如果用黑色的三角形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经光照、脱色、碘液染色后,实验结果是( )
A.三角形呈黄白色 B.三角形呈蓝色 C.三角形呈绿色 D.三角形呈黑色 20.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在清水中,目的是( )
A.使细胞染上颜色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涨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增加标本透明度
21.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经过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
A.30对 B.15条 C.60对 D.15对 22.储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低温能 ( )
A.减少细菌病害
B.使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D.使蒸腾作用减弱,水分不流失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D.黄瓜叶表皮
C.促进有机物的积累 23.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
A.番茄果肉
B.菜豆种子
24.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下列几组中不能形成相互对照的一组是( )
A.阴暗和潮湿 B.潮湿与干燥 C.高温与低温 D.光照与黑暗 2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C.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26.植物体中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 、种子 D.全部生活细胞 2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旺盛,产水多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 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蒸气多 28.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29.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缺少肥料,不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B.缺少氧气,不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C.缺少水,不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D.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0. 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无机盐
3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草原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32.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33.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34.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 )
A.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分解有机物 C.维持碳氧平衡 D.促进水循环
35.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36.图2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
A.仅有光合作用 B.仅有呼吸作用 C.仅有蒸腾作用 D.以上三者都有 37.草履虫的身体里不可能存在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核
38.近年,沙尘暴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引至全球变暖 B.人类盲目开发森林和草原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39.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在于( )
A.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B.维持大气中各种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C.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D.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40.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下列可以作为其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
A.苔藓
B.铁线蕨
C.水绵
D.卷柏
图2
吸收 二氧化碳 氧气 释放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填A,错误的涂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 )41.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 )42.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 )43.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 )44.合理密植能保证作物的叶片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 )45.把一个“p”字写在玻片标本上,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d”。 ( )46.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 )47.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 )48.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
( )49.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 )50.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