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14. 如图是元素 X 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非金属元素

B. 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

C. 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该粒子可以表示为 X

【答案】C

【解析】A.X是金属元素,错误;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的结构是相

+

对稳定结构,正确;D.该粒子可表示为X,错误。故选C。

15. 下列实验中,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C. 在滴加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再滴加浓氨水,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D. 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由紫变红 【答案】D

......

........................

点睛∶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1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4Fe+3O22Fe2O3 B. H2CO3H2O+CO2

C. CO2+C【答案】C

2CO D. 2KClO33KCl+2O2↑

【解析】A、3Fe+2O2Fe3O4 ,故A错误; B、H2CO3H2O+CO2 ↑,故B错误;

C、CO2+C 2CO ,故C正确; D、2KClO32KCl+3O2↑,故D错误。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的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 C. 16g 硫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8g 二氧化硫 D. 氮、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B

【解析】A、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A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的快慢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表现出来,故B正确;C、S+O2 SO2,32g 硫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64g 二氧化硫,故C错误;D、氮、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D错误。

点睛∶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矿的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C. 家用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燃料燃烧充分 D. 石油、煤和沼气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A

【解析】A、煤矿的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正确;B、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

点燃就会发生爆炸,纯净的氢气点燃就不会发生爆炸,故B错误;C、家用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氧气量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故C错误;D、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故D错误。 点睛∶石油、煤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19. 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 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 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答案】B

【解析】A、使用红磷必须过量,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故A错误;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熄灭后,过一会儿,热量散失,集气瓶内压强下降,故B正确;C、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故C错误;D、燃烧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故D错误。

点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封闭良好⑵红磷过量⑶冷却后测量。 20.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B. 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 水和冰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D.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或放热没有

必然联系,故A错误;B、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不利于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不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故B错误;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两种不同状态,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故C正确;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氧气参加了反应,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或放热没有必然联系。

二、非选择题

2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碳、石墨、氮气等物质 中,可 用 于 制 玻 璃 刀的 是_____; 可用 作 气 体 肥料 的 是_____;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焊接金属时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

【答案】 (1). 金刚石 (2). 二氧化碳 (3). 石墨 (4). 氮气

【解析】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用于制玻璃刀的是金刚石,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做玻璃刀,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加快光合作用的进程;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焊接金属时可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2. 用化学用语表示。

(1)铝元素_____;2 个氯化氢分子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硫酸亚铁_____。

【答案】 (1). Al (2). 2HCl (3). NO3 (4). FeSO4

【解析】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和离子属于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1)铝元素是Al,元素符号两个字母的,前一个大写,后一个小写;2 个氯化氢分子是2HCl。 (2)硝酸根离子是NO3-;硫酸亚铁是FeSO。

点睛∶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应遵循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 23. 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都离不开水。

-

(1)某学校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净化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炭罐”的作用是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可用硫酸铝作絮凝剂,絮凝剂的作用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

(4)如图2所示,仪器 X 的作用是_____;水流方向是从_____(填“a”或“b”)进入。

【答案】 (1). 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 (2). 吸附悬浮的小颗粒,使之沉降 (3). 煮沸 (4). 冷凝蒸馏水 (5). b

【解析】(1) “炭罐”的作用是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2)用硫酸铝作絮凝剂,絮凝剂的作用是吸附悬浮的小颗粒,使之沉降。(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是降低水的硬度常用方法。(4) 仪器 X 的作用是冷凝蒸馏水,该仪器是冷凝器,可以用来冷凝蒸馏水;水流方向是从b进入,这样可以使整个容器一直盛满水,冷凝效果较好。 点睛∶冷凝器中注入水时应从低端b进,高端a出。 24. 生石灰在生活、生产实际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原理在实际中的用途是_____(举一例)。

(2)小红同学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所示),如用其中的生石灰做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现象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