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1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摘 要]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显著,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施用有效成分90g-112.5g/ hm2,即制剂量600-750g/hm2,兑水750升于小麦锈病发病初期间隔七天分两次常规喷雾防效达73.56-77.04%,其中供试药剂高剂量防效明显高于同等剂量的对照药剂,同时对小麦安全。 [关键词] 氟环唑;悬浮剂;小麦;锈病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达90万亩,小麦锈病又是小麦生育期间的重要病害之一,有效控制小麦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灌溉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田间湿度更加适宜小麦锈病的发生和蔓延。据调查:我县小麦锈病的田块发病率达65%,三级以下病害发生率达35%,小麦锈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达5.5%。为验证15%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防效及适宜用量,特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作物及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为小麦(wheat),品种为:济麦22。防治对象为小麦锈病,主要是叶锈病(puccinia recondita rob.ex desm.f.sp.)。 2.供试药剂及来源

15%氟环唑悬浮剂由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是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的125g/升氟环唑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070365(市售)。

3.试验田条件

试验田小麦面积1850m2,地势平坦,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8.1g/kg,有效磷40.2g/kg,速效钾91.4mg/kg,减解氮69.3mg/kg,ph7.1,排灌条件良好。小麦于2010年10月5号机播,每亩播种量7kg。试验当日天气晴,日平均气温18.7℃,最高26.7℃,最低10.0℃,相对湿度37%,无恶劣天气发生适宜试验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玉米,常年“小麦—玉米”轮作,锈病发生较为严重。 4.试验设计

15%氟环唑悬浮剂每hm2有效成分90g、101.25g、112.5g,对照药剂125g/升氟环唑悬浮剂(巴斯夫)101.25g/hm2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4次重复,共计20个小区,小区面积66.7m2,小区边沿设有保护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施肥、耕种、行距等)均匀一致,并与当地的农业栽培实践(gap)相一致。不同处理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5.试验方法

采用hd-400型喷雾器,工作压力45psi,进口圆锥雾喷头, 流速 615 ml/min,药液残留≤0.02l,常规茎叶喷雾处理。于2011年4月28日病害发生初期开始每隔七天喷施一次,连喷三次。先喷清水,然后是供试药剂,依次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喷药要求各小区均匀施药,不重喷,不漏喷。 6.调查方法

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固定20株小麦植株,每株调查顶

部3片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病叶数,计算其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用dmrt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

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 7.药效计算方法

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治效果(%)=[1-(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二、结果分析

由调查结果计算得出的防治效果,经统计分析(dmrt法),结果见表1。 1.防治效果

15%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供试剂量101.25g/hm2防效达73.56%,和生产上应用效果较好的对照药剂125g/hm2氟环唑悬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