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3. 学习作者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演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补全下列对话,同时说一说老板的话是什么意思? 小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 大学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 老板: “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只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丁肇中的这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寻找到答案。

二、字词积累(读准字音,了解词意。解决学生预习时的生词障碍。)

丁肇中(zhào) 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清谈:不切实务的谈论。 三、作者介绍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4年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请学生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回忆演讲词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作者的演讲目的,把握演讲内容,学习演讲技巧。

五、了解作者演讲的目的 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其他同学从中归纳出作者发表这篇演讲的原因和目的。 明确:作者获《瞭望》周刊“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在颁奖典礼上,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向中国学生谈谈应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六、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

全班齐读课文第2至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也就是实验精神。 2

.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3. 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 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明确:印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5. 对于“格竹子”,作者的观点和王阳明的观点有何差异? 明确:作者认为,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 王阳明搬着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7天,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 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明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

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学生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7. 作者认为要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8.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情况?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9. 怎样做才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1

0.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明确: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归纳作者的演讲技巧

请学生说一说这篇演讲词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演讲技巧。 明确:作者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举例,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可。 作者演讲的语言通俗易懂,道理和例子的结合,便于听众接受。

八、小结:本节课从演讲的目的、内容和技巧三个方面学习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大家可以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