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四单元 12 李清照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靖康之变之后,朝廷偏安一隅,宋金形成对峙,历史进入南宋时期。在南宋的一百五十年间,内忧外患相始终,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力互相消长。这种关系,反映在词中特别明显,其前期激于爱国热情,表现为壮怀高唱,及末期大势已去或为亡国遗民,只是哀感低吟而已。 因此整个南宋词坛,约可分为慷慨愤世和感喟哀时两派,虽然时间略有先后,然亦互相交错。

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家国事变,境遇孤苦,反映在她的词作中便是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辛弃疾是慷慨愤世的词家,他喜用长调来反映国难时艰,呼唤抗敌御侮。笔力驰骋纵横,风调激昂排宕,唱出时代最强音,可惜的是,他的抗金主张不为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所以他的词作中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同一词风的还有岳飞、李纲、张元幹等词人。

感喟哀时的词人,以姜夔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词人的词作多表现为对故国河山之恸。作品多感慨乱离、俯仰身世。

蒙古铁骑南下,宋王朝的疆域日渐迫促,一些爱国志士,有心效忠,却无力回天,他们浩气的情怀常借词抒发,写出一些震撼人心的壮词,如文天祥、邓剡等。而周密、王沂孙等亲见亡国惨变,则深感离黍之悲。他们的词作多怀念故国,感慨平生。

本单元所选的词,是南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词人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它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景融合,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全词充满难以言说的愤懑,词人的抑郁不平之气盘曲词中。姜夔的《扬州慢》(淮左明都)则在今昔的感慨中暗寓家国的兴衰之思,语极沉痛,格调低沉。王沂孙的《眉妩 新月》则是借咏新月寄寓

故国沦亡的沉痛。

12 李清照词二首

“瘦黄花”折服赵明诚

有年重阳节,李清照作《醉花阴》一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倾诉相思之情。丈夫阅罢赞赏不已,自愧不如,但又想超过她。于是闭门谢客,三天三夜,苦心作词,得五十首,夹进清照所作给好友阅读。好友再三吟咏品味,然后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阕实为夫人所作。

◎作者卡片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改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背景呈现

1.《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词人那哀婉的凄苦之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词人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她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李清照晚年流寓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这是一首慢词,通过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两个都城元宵节有关情景的描写和对比,反映出词人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于抚今追昔中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难忘之情。

一、字音

乍暖(zhà) 将息(jiānɡ) 风鬟霜鬓(huán)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